《鲁人锯竿入城》主要写的内容: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要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过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才智高超的人,只是(我)见到的事情多罢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在当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启发:这是一则笑话,天下没有这般愚蠢的人,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不能太死板,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扩展资料
鉴赏:
由于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个昏招儿,所以觉得这个老头无非就是个“大明白”式的“活宝”。可转念一想,一个傻瓜的建议过程怎么会丝丝入扣,甚至与心理学暗合呢?或许是后世读者因为古文中原本没有表达情绪的标点符号,误会了作者的初衷?
莫非老头真实的表达是:我不是啥聪明人,就是见过的事多一些,可我还是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一个门你都进不去啦?你就是把竿子锯断也能进得了城门啊!
然而通读全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显然是要讽刺那些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家伙。他们看似谦诚,也在社会上拥有受尊敬的若干资本,利用隐隐约约的声望和或有或无的专长,对他人的一些重要判断指手画脚,提出千奇百怪、经不起推敲的所谓建议。
从后果上看,这种看似积极的做事方式实际上比消极更具危害性。
百度百科-鲁人锯竿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