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难道是好莱坞集体炒冷饭月?
从《大侦探皮卡丘》到《哥斯拉2》再到《X战警:黑凤凰》,好像每一部都在及格线挣扎...
这不,锤哥、女武神又带着经典IP《黑衣人》的续集,开启了新一轮炒饭。
导演,执导过《速8》。
监制,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经典作品无数。
演员,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锤哥」和「女武神」。
就这神仙阵容,口碑竟然又扑街了...
莫莉(女武神泰莎·汤普森?饰),从小就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儿时的某个深夜,外星人躲进了她的家中,她悄悄将外星人放走后,目睹了两个黑衣人特工清除了父母的记忆。
从此她便立志加入这个可以更接近宇宙真理的组织,成为一名「黑衣人」。
马云爸爸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机缘巧合之下,她真的成为了一名「黑衣人」的实习生,改名特工M,并跟随资深特工H(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活斯?饰),开始了他们的任务模式…
没错,剧情就是这么单薄不堪,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好莱坞电影的万能剧情,毫无创新。
其实系列的重启,说到底只是为了不放弃一个成熟且观众基数庞大的IP,但往往都成了狗尾续貂之作。
如同前几天的X战警系列终章《黑凤凰》,多少也是让我有些失望的。
但是抛却情怀来说,这部黑衣人确实无法让我给出及格的分数。
回忆1997年,一部不同寻常的外星人电影横空出世,人类可以与外星人和平***处,也存在着一个组织来清除不友好的来客。
这个组织里的人,便是「黑衣人」。
▲《黑衣人1》(1997)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特工J及汤姆·李·琼斯的特工K,奠定了整个黑衣人系列的基础。
形形色色的外星生物、记忆清除器、特工使用的高科技武器,各种脑洞大开的设定,使得这部影片在当年好评如潮,斩获了全球5.9亿美元的票房,成为当时最大的黑马。
《黑衣人》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外星人的猎奇,更是包括了对太空竞赛、移民问题、种族问题及极权社会的监管,还对宏观与微观世界的哲学进行了讨论。
原来银河系仅仅是猫脖子上的一个玻璃球,而自诩强大的人类,在另一个宏大的世界中,又是多么微乎其微的存在呢?
而《全球追缉》仅仅也只停留在的更多种的外星人,以及对前作所谓的致敬了。
确实,记忆消除器的获取、星球武器的设定,还有明星外星人的客串(黄渤),都有着很多的致敬元素。
但是仅仅依靠着致敬而不是重塑经典,也只能是逐渐压榨粉丝的剩余情怀。
《黑衣人》系列,灵魂应该便是威尔·史密斯了,而恰恰这部重启之作,将这个灵魂抛掉了。
原黑衣人下岗转业,到隔壁迪士尼当起了蓝精灵,无奈只能从阿斯加德抓来两个来地球当特工。
与前作特工J的灵动及K的搞笑相比,此次的搞笑情节就像是看春晚小品时的不自在。
笑不由衷,不笑似乎又对不起演员的卖力。
锤哥饰演的特工H,本应是一个天才特工形象,但是在剧情中却完全没有展示其专业性。
先是被清除记忆而不自知,然后惨遭外星人妹子揩油,执行任务时的敏锐度还不如实习生,他们俩到底谁是菜鸟?
电影看完,对锤哥的印象也仅仅是颜值和身材了。
导演刻意想要将剧情搞的具有悬疑氛围,一开始便通过外星大佬的嘴说出H特工「变了」。
在电影中疯狂暗示,想要做出反转的效果,却被久经沙场的观众早早的推理出结果。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那个戴着帽子的绿「兵兵」了。
女武神及海总的演出不能说差劲,但也只是差强人意罢了,相较来说,倒是女武神更胜一筹。
雷神在片中,倒是彻底沦为了「花瓶」。
近年来的电影中,好莱坞似乎渐渐的将「主旋律」从「种族主义」转化为了「女权主义」。
不仅仅在电影中,甚至在生活里,也会有人刻意的放大这个标签。
似乎一有针对这个问题的事件发生,那便是一场男女对立的「大讨论」。
女权最大的胜利,便是「平权」,而不是「特权」,更不是单纯的性别对调。
漫威的惊奇队长「Her to Hero」、X战警中瑞雯说的「X-women」、迪士尼公主也开始拯救王子、还有《全球追缉》中两次提及的,应该改名为「Women in black」等等。
▲《惊奇队长》预告片
作为女性并没有感到一丝自豪,反而有种生硬的尴尬。
要知道,本来X-Men也并不是X男人,Men In Black也并不是黑衣男人。
这样强调男女的翻译方式问题倒是本身多了一份不自信。
而导演强行要在影片中加入这些「政治正确」,害怕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反而失去了《黑衣人》原来最珍贵的东西。
《黑衣人:全球追缉》从世界观到人设,再到动作场面,真的说不上有多少「创新」。
如果盲目的追求特效带来的视觉效果,盲目的去只借用曾经的大IP,如同流水线一般生产出来的作品。
恐怕也只会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吧?
「作者」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一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