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就如文学界中的战斗机,虽然他的文风辛辣独特,多为讽刺,但是字句间充满了昂扬斗志和生命力,就像春雷一般轰醒沉睡的人们去奋斗去拼搏。
后世对鲁迅的评价颇高,普通人对他的幻想会以为他会如其文字般辛辣,殊不知他在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不少让当时年轻人们佩服的有趣事。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富裕人家,11岁时开始进入学堂读书。
不幸的是1893年,鲁迅祖父出事下狱,父亲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三年后,父亲离世,但亲戚们对此冷漠。15岁的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从此发愤图强。1906年,在日本学医的鲁迅因受“日俄战争教育片”的刺激,决定弃医从文,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鲁迅少年时期喜欢读哲学与文艺类书籍,看过《天演论》,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奠基以及文学上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鲁迅在文学界取得一定成就之后,191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邀请他成为教育部第一科科长。八年之后,也就是1920年,北京大学邀请39岁的鲁迅前往任教,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课程。
因为鲁迅已经在教育部担任科长,所以按照规定,北大只能给他讲师的头衔,而不是教授。不过鲁迅也不介意,在北大当讲师,一当就是6年。一般的文人都会注重衣服工整讲究亦或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体面,更何况还是第一次去北大任教,怎么也得西装革履打扮一番,鲁迅却不然。
他在北大课堂亮相的第一天就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土教授”,不仅衣服上都是补丁,行为动作也充满土气,耳朵上别着铅笔,书本夹在胳肢窝里。同学们本来还只是嬉笑与好奇,鲁迅一开口,绍兴乡音迎面而来,全场学生顿时哄堂大笑。
然而,没几分钟,教室里还在揣摩这是哪里来的“乡巴佬”的学生纷纷闭上了嘴巴,紧紧盯着淡然自若讲课的鲁迅。这群北大的高材生们怎么会听不出来,他们眼中的“乡巴佬”是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虽然鲁迅的普通话并不好,但并不妨碍他教授于学生知识,与学生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鲁迅的课不同于其他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他陈词有力,慷慨激昂,时而引经据典发人深思,时而发表独到见解,让学生们突破思想的囚笼。直到下课,学生们都还没有回过味儿来,要和鲁迅继续探讨学问。
仅仅一堂课,鲁迅就打出了名声,学校里关于“土教授”的事流传开来,从此只要是鲁迅的课堂,那一定是人满为患。到后来,不仅仅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就连其他系的和其他院校的也会赶过来听讲。导致每次鲁迅的课堂上,不仅一个座位要挤好几个学生,门窗走廊都站满前来听讲的学生。
当时在北大任教的林语堂还曾回忆说,自打鲁迅先生进了北大,就从北大教师圈里划走了胡适的一片天,一个鲁迅派,一个胡适派,两派鼎力。看来鲁迅不仅是能把学生们的魂给勾走,就连老师们被其深深地折服。
1926年,鲁迅因文章得罪了当时的政府,为了避开追捕,他只好从北大离职。但是即使在避难之中,他也没有忘记要写文唤醒中国人的初心,奔波于各大院校教书育人。
1936年,鲁迅逝世,但是他生前的文字如同警钟振聋发聩,如同利剑直刺人心。正是这样一生都沉醉于用文字来进行革命事业的人,成功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精神也因为他的作品被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