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她的存在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至今还有很多古汉语词汇,以及一些生动的、有意思的口头语。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剧等。这些曲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狭义上的“扬州话”一般指扬州城区方言,扬州郊区又称其为“街上话”。而广义上的扬州话还包括邗江、江都大部以及仪征东部、高邮、宝应、淮安主城区、淮安楚州区、淮安金湖、盐城、建湖的方言,还有安徽的天长市,俗称“大扬州话”。
音系特点
声母方面:
扬州话有17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与普通话相比,只比普通话少了zh,ch,sh,r,n这5个声母。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一致。普通话的平卷舌,扬州话里是不分的,扬州话用z,c,s,l来代替zh,ch,sh,r。
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如:家,“家去”中念ga,“家庭”里念jia。不可混淆。
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与普通话一致。
泥母、来母、日母混同,就是所谓的n,l,r不分。洪音韵母前为l,细音韵母前为n。如:脑=lao,凉=niang。但是,扬州郊区很多地方是区分n,l的。
韵母方面:
扬州话有47个韵母。和多数官话方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保留入声韵,入声收喉塞音韵尾。古咸山摄三分为桓欢、寒山、先天韵。如:关=guan,官=guon,山=san,扇=xian等等,这些是与普通话不同的。
北京话的前、后鼻音韵尾,在扬州话中分别合并。冰=宾,静=进。
果摄不区分开合口,一律读o。如:贺=货=ho。和=河=ho。
声调方面:扬州话有5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今归入去声,古次浊上声今归上声。古清去、浊去;清入、浊入则分别合并为去声、入声。 除入声外,其他字的调类与普通话基本相同。
关于扬州的诗句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南朝宋人殷芸《小说》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孤狼说明:这个“上”字现在多用“下”字)
另外孤狼自己一向认为: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扬州出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