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班门门弄斧这个成语,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意思就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这个成语它最早是出自于《王氏伯仲唱和诗序》,可能大家对它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没有关系,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的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语,而且它讲述了我国古代的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首先,这个词语他比喻的是,在行家面前还卖弄自己的本领,没有自知之明,而且还显得比较不自量力,而这个成语它在句子当中一般被我们用来作为谓语定,语定语状语宾语,然后如果我们平常使用它的话,它是一个具有贬义含义的词。所以这个成语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谦虚,如果在别人面前卖弄本事的话,很有可能是会让别人笑话的,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一点东西,有了一点本事就目空一切的话,这样只会一叶障目,止步不前。
其次,小编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成语故事,它发生的背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叫做鲁班,鲁班他在当时是一个能工巧匠并且直到我们现在,我们都还在说鲁班他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有一个工匠,他的名字叫做使人们叫他匠石,他是楚国京城的一个人,据说那个时候他的本事和鲁班是不分高低的,那么他的本事到底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表演节目,然后就是他这个朋友在鼻尖上涂一层灰白色的灰,然后这个石架拿着手中的斧子,瞅准了鼻子,唰的一下,就可以把他朋友鼻子上的白灰给扫掉,并且还能够使他的鼻子不受一点伤,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本领有多大了,然后在后来的时候,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门前耍闹,那就是有点不自量力了,这个就是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由来。
最后以上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