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也许会说:因为原来的状态感觉上舒适,未来的变化充满未知,一定是不舒适的啊。
那么,问题来了:
1、如果原来的状态感觉上舒适的话,为什么要改变呢?一定是因为原来的状态有那么一些问题,令你感到不满,才会想要改变的。多想想那些令你感到不满的事情,也许,以前那个令人眷恋的舒适区,就变成了令人急于逃离的灾难区了。
2、“未知”一定代表不舒适吗?“未知”所代表的,也许仅仅是“不习惯”,但是转念想一下,有哪些事是生来就习惯的呢?当我们是孩童的时候,抱着满腔的好奇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我们有多少“未知”啊,又是带着怎样的热情去尝试,摔倒了也若无其事地爬起来继续探索呢?带着“探索”的精神面对未知,无论如何也会比带着“恐惧”,要好得多,积极得多。
当我们对自己改变的愿望认识得更清晰,当我们对未来的探索欲望更强烈,转变,就不是“走出舒适区”了。转变,不过是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去往一个新奇的地方,不过是打开未来大门的过渡期罢了。
不怕疼不如不知疼。
小时候打针,没有经验的护士总是说:“要勇敢,不怕疼啊!”那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把牙咬得紧紧的,把肌肉绷得紧紧的,皱着眉头一副英勇就义的样子。结果呢,越紧张越疼,肌肉绷太紧,护士若是技术再差点,那可能还要多挨几针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遇到个有经验的护士,则会一边聊天一边备针,跟小朋友讲着故事说着笑话,就把针打了。等小朋友反应过来,针已经打完了。
家里小朋友小时候学溜冰,上完第一课回来,我问她“今天学什么了?” 她兴奋地跟我显摆:“教练说啦,学溜冰要先学摔跤!我今天学摔跤了!”那兴奋的样子,好像摔跤一点也不疼似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长久不运动,一开始运动第二天,肯定会肌肉酸疼。对于不爱运动的朋友来说,这种感觉是避之唯恐不及的酸疼,而对于爱运动的朋友来说,这种感觉却被称之为“酸爽”,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种酸爽,才代表他们达到了能够提升关键指标的运动量,在酸爽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肌肉在生长。
在过渡期内,一定会有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疼,不过一种定义。你可以定义它为“疼”,也可以定义它为“成长”。如果把它定义为“成长”,带着探索的心情去感知和观察,也许要比紧绷着肌肉“忍受”要好一些。
当“走出舒适区”成为习惯。
有一次,在阅读社群中,大家说起差旅途中的阅读体验。有的人阅读速度快,在机场候机,遇到飞机晚点1、2个小时、,就能刷完1、2本书,我曾遇到过晚点8小时的情况,那得带多少本书啊?!我就曾有过出差一个星期带了5本书全刷完的经验。
有的朋友建议带Kindle,当时包括我在内,许多人都说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不好。当时,湛庐文化陈晓辉老总在群内,发表了一下意见,原话我忘了,大意是“不要让阅读习惯成为阅读的障碍。”听完这话,我一想,也对,就入手了Kindle。刚开始时的确有点不太适应,不过以我“常态穿越舒适区”的能力,不到一个月我就习惯了Kindle。
这小小的一次经历,也是一次“走出舒适区”,虽然技术难度不大,但是带来的帮助却很大,它极大地扩展了我阅读的时空。现在,Kindle里装着上百本书,成为我随身携带的必备工具,就连去洗手间,也是手机Kindle一起带着。
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情的改善,其实都是一次次小小的“走出舒适区”。比如,整理好桌面,发文前检查错别字,每天花5分钟冥想,做眼保健操等等。
这些碎片化的“走出舒适区”,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起许多良好的微习惯,一点点改善工作与生活质量,小的改善多了,大的转变就少了;
第二,还可以让我们在不断地微调整中,越来越熟悉“走出舒适区”的感觉与技巧,当“走出舒适区”已成为习惯,跟去邻居家串门似的,那也就没有“走出舒适区”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