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被“穷鬼”追逐一生,43岁路遥咳血,为什么笔耕不辍像头疯狂的饿狼 ?

被“穷鬼”追逐一生,43岁路遥咳血,为什么笔耕不辍像头疯狂的饿狼 ?

一、忍饥挨饿的童年

1991年,路遥获得了第三届的茅盾文学奖。

尴尬的是,他并没有钱买票去北京。

于是,他给当时在当记者的弟弟打电话,借来了路费。

弟弟在火车站送他的时候,说:“你以后可别获什么奖了,回头拿了诺贝尔奖,我可给你整不来外汇。”

路遥回了一句:“去TM的文学。”然后钻进了火车。

穷这个字,算是贯穿了路遥的整个人生。

1949年12月,路遥赶上了末班车,成为了与祖国同岁的一个孩子。

为了纪念与祖国同年出生,父亲给他起了个王卫国的名字,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路遥7岁那年,家里实在是担负不起十几口人的开销,于是路遥的父亲带着他一路讨饭,来到了哥哥王玉德家,将这个大儿子过继给了他。

父亲要走的那天,跟路遥说自己要去赶集,路遥知道,父亲这是要走了。

于是他偷偷跟着父亲走到了村口,看着父亲的身影慢慢消失,然后哭着回了伯父家。

虽然伯父家的情况没有路遥家那么惨,但也一样的穷,路遥每天都穿的破破烂烂,经常被一些坏孩子推到人群当中让人笑话。

在家里吃不饱,就去野地里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填肚子,可以说,在路遥的童年时期,根本不知道饱是个什么样的滋味。

作为一个被过继的孩子,伯父只想把他当成个劳动力,但路遥深知自己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穷地方,于是偷偷去参加了中学考试,没成想一下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延川县里中学。

对于路遥上中学这件事,伯父是不赞同的,就算是不要这个劳动力,他也不想出这个冤枉钱。

于是,开学那天,路遥把砍柴刀一扔,一路跑到县城去上学了。

家里不给他带粮食,路遥只能自己想办法,硬是靠着同学的接济和“拾荒”读完了三年中学。

但上天并没有因此而眷顾这个学生,路遥毕业那一年,时运不济,他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但就在路遥心灰意冷、准备返乡的时候,却被阴差阳错的选为了延川县的革命委员会,在这个职位上路遥顺风顺水,甚至担任了副主任的职务。

就在路遥以为自己要从政治路线上一往无前、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梦想破裂,他又被赶回了老家务农。

在那段日子里,路遥什么都做过,除了干农活以外,他还当过一年的小学老师,当宣传员给队里画大队报,偶尔也会写写诗。

路遥有句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正是从这段经历当中感悟来的。

二、坎坷的创作之路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当中比较有文化的一批年轻人,

最后,延安大学的中文系的领导顶着雷,拍板收下了他。

这成为了改变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大学里,路遥系统的学习了文学知识,在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了陕西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社中当编辑。

这个阶段,路遥开始着手写短篇小说,慢慢的,短篇小说开始满足不了他了,于是开始撰写中篇小说。

1980年,路遥写了一篇中篇小说,名叫《惊天动地的一幕》,文章中带有些尖锐敏感的话题,所以很多杂志都不敢发。

一次次的发稿,得到的结果是一次次的退稿,那时候路遥就想,如果这篇文章再发不出去的话,我就把它烧了。

最后,《当代》杂志的编辑秦兆阳看中了这篇文章,冒着风险在杂志上刊登了这篇小说,没想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路遥也凭借着这篇小说成功斩获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经历了这次的成功以后,路遥再接再厉,跑到了一个招待所,写了21个昼夜,期间他的脸上因内分泌失调溃烂,大小便不顺,吓得招待所的所长慌的不行。

得知路遥的情况,工作人员劝他安心:“那是搞创作呢。”

写作完毕以后,路遥又开始了四处投稿、被四处退稿的生活。

最终,路遥的这篇小说在《收获》上成功刊登,并且一举拿下了第二届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篇小说就是被马云称作影响自己一生的《人生》。

随着《人生》的获奖,这部小说的著作权很快也被买走,改编为了同名电影,路遥这个名字也开始被内行人所熟知,有了一定的名气。

但此时的路遥还不满足,在经历了两次中篇小说的获奖以后,他感觉中篇小说也无法容纳他的想法了,在他的规划当中,要写一部更长的小说。

1981年,路遥回到了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小县城里,准备践行他那个伟大的构想:写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为了创作这本史诗级的小说,路遥查阅了很多70年代的文献资料,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还跑到各地的矿洞里面去体验生活,然后把所有的信息整合起来,写了十几本笔记。

书还没开始写,人就被折腾的半死不活了,这一整套操作下来,用了路遥将近三年的时间。

终于,路遥感觉时机成熟了,随即开始了他的创作。

三、巅峰即是落幕

创作《平凡的世界》时,路遥进入了近乎狂热的状态当中。

在写第一部初稿的时候,路遥跑到了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创作,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他在写作,别人起床的时候他刚刚躺下。

因为作息极其不规律,他的身体严重透支,但他就是停不下来。

终于,在艰难的三年创作以后,《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成功面世。

但让路遥更为心寒的是,他的这部作品并没有得到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不少国外的新思想涌入了国内,年轻人开始热衷于阅读后现实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的作品,而路遥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俨然无人问津。

接下来,又是无尽的投稿退稿环节,等到《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一本叫《花城》的杂志上刊登以后,等待着路遥的并不像之前《人生》的追捧,而是无尽的冷落。

备受屈辱的路遥找到了贾平凹说:“狗X的,都TM不懂文学。”

在最郁闷的那段时间,路遥跑到了柳青的墓前,自言自语了好久,而后放声大哭。

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人们没有文学信仰了?靠着读那些假而空的东西到底能获得什么?

在崩溃过后,路遥终于释然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你们爱看不看,我还是写我的!

回到了黄土高原的一个偏僻县城,路遥又把自己关了起来,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创作,他的身体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折磨终于不堪重负,他开始百病缠身,每天都靠着汤药维持。

路遥很喜欢抽烟,因为烟可以激发他的灵感,据小道消息说,路遥最恐怖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抽一条烟。

在创作的后期,路遥的身体状况差到只能趴在桌子上进行创作,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全凭着那股“殉道者”的意志。

1988年5月25日,路遥用热水烫开自己痉挛的手,写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行,然后,他将那支陪伴了他三年的圆珠笔丢出了窗外,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

1991年,路遥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认可,凭借着《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巨著,路遥成功拿下了第三届的茅盾文学奖。

但还没等路遥好好的享受这份荣光,就被之前欠下的身体账追了上来,住进了医院。

1992年11月,路遥因肝硬化医治无效身亡。

路遥传奇的一生,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四、文学的殉道者

临死之前,路遥都没能摆脱穷苦的境地。

弟弟王天乐在整理他的遗产时发现,他的存款只剩一万多元,但外面还欠着一万多的债。

两者相抵,路遥基本上算是一点财产都没留下。

尽管《平凡的世界》获了奖,但还是没有太多的年轻人喜欢看,除了圈内人会拿来买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销量。

用路遥自己的话说就是: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

路遥的目光看的是远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二十年后,这部小说不仅被改编为了电视剧,更是受到了广大青年的追捧。

路遥留下的精神财富,要远比他留下的实际财富多得多。

对于路遥的生命来讲,是十分短暂的;但就生命的质量,他无疑是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