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说别人笑话自己成了笑话

说别人笑话自己成了笑话

在朋友的安利下看了被誉为年度电影的《大护法》,对于电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触,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一句台词:

生活中的无数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对我们的期待和评价。他们往往又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

是啊,从呱呱坠地开始,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被他人支配和控制着,活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里,用他人的期待来要求自己 ,把自己伪装起来,最终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

也许婴儿时期是我们唯一拥有控制权的时候,我们用”脆弱“支配父母,利用哭闹获取食物与关注,父母或者其他人会对我们需求立即给予回应。

到了幼儿期父母便开始用“危险”来控制我们,让我们远离这个,不要碰那个。

有人这样比喻中美教育的区别,美国父母“给孩子开门的钥匙”,而中国父母则是“替孩子开门”。

但是,替孩子开门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属于孩子的课题。 而且,反复干涉还会导致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幼年时期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会影响孩子往后对待世界的态度与方式,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学龄期情况更加恶劣,我们会发现老师和父母逐渐联合在一起,迫使我们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家庭作业。一旦试图逃避家庭作业,最可怕的事情便发生了, 他们企图用另一种控制——惩罚,来解决控制产生的问题

到了青春期,长辈严禁我们谈情说爱,多少人丧失了爱的能力。荷尔蒙的冲动让我们开始想脱离控制, 哪儿有什么叛逆期,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就是孝顺,按自己的计划发展就是叛逆

正如鲁迅所说:

身边的所有人: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以及同事,都在告诉我们不能特立而行,异类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我们都像羊群一样,随波逐流。

每个人都用同一个剧本重复着一样的悲剧人生,在预设的脚本里,上演着一样的戏码。

每个人生阶段:上学、工作、婚育,都在别人的控制下浑浑噩噩。

他们不让我们有自己的兴趣、不能读闲书,只能一路应试教育—— 被困在无用的知识里,不懂社会与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帮助每个人自立,而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这个方向背道而驰 的,成为他人干涉我们的工具。我们原本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孩子,却被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材培养成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花生人。

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存在, 培养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因为那正是使一个人认识自己,因此成为自己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实现自立,成就自己。

年幼时的我们确实离不开父母,需要他们的保护,但是随着长大我们必须学会自立。当我们想要离开父母而去时,他们不愿承认分离的现实,大多不让你出去,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和解释我们。

让你留在他们身边,让你待在家乡的小城市,继续掌控你的余生 ,让你考公考事业编,让你不做营销岗,做轻松的行政人事财务—— 被困在短浅的见识里,不懂营销与赚钱

本文并没有任何贬低事业编等岗位的意思—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后的选择。 如果你内心真正需求的就是安稳,那这对你也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一位女同学一毕业就回家了,因为需要在父母身边。在中国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在她的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外部的,被她当时所处的人际系统所控制与要求。

一个女孩跟你约会时可能会说“太晚了,我要回家了。”是她真的想要回家了吗?不一定,可能只是因为激发了她的反荡妇机制,因为家教或社会文化对她的约束。一个人需要怎么样的时候,其实并不一定是她自己的需要。

她一辈子究竟为什么而活?她需要救赎与解放自己。

她没有一刻不处在人际系统的控制中 ,毕业后脱离了学校,又有新的压力被施加到身上。她可能想:我需要结婚。可是她真的需要结婚吗?也许是,也许不是。可能只是所有人都在逼她结婚,她屈服了。

但是有用吗?结婚之后是生孩子,照顾孩子,教育孩子,逼孩子上“兴趣班”……永无止境。

所有人都在催你结婚生子,让你无时间无金钱可拼搏— 被困在瞻前顾后的顾忌中,不敢拼搏,只能打工。

不懂社会与生活,不懂营销与赚钱,不敢拼搏,结果是沦为永世为奴永不超生。

于是你从父母手中接过剧本,企图通过掌控你孩子的人生,以寄托自己的希望。

你要搞清楚的是: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为什么我们都活得这么累?

**因为我们从没有活过,从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

**

逃离他人的支配和控制,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轻 。我们被社会、环境与他人操控了太久,早已失去了自我。我们需要自由,自立。

我们会根据社会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你在教室里是努力的、安静的;你在朋友面前是开朗的,友善的;你在工作时是认真的,尽责的;

我们有无数个社会角色:孩子、学生、朋友、公民等等。我们根据社会角色而行动,这是因为我们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评价的束缚下,我们学会了通过隐藏真实的自我,做出他人期待的行为,陷入 自我表现

内向的我们在相聚时表现得能言善辩,内心却疲惫不堪。我们如此熟练地运用自我表现,在满足他人期待的过程中,早已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如果别人评价你:“你很讨厌!”,仅仅表示他是以那种方式看待你, 不会因为他的看法或者评价,而降低你的价值或改变你的本质 。所以你大可不必为此伤心欲绝。

同样的,如果他人称赞你:”你是一个好人。“你也不必眉飞色舞,因为他的评价同样决定不了你的价值,也改变不了你的本质。

古往今来,有多少艺术家在生前都没有获得认同,但是就算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价值。

如果是真正的艺术家,就绝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也不会为了他人的认同而作画。即使是为了他人的认同而作画,因为这是为了迎合他人而作,所以这样的画作不能再算作他自己的作品了。 即使没有获得任何人的认同,真正的艺术家都知道自己作品的价值

摆脱他人期待的阴霾。你需要认清的是: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 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 。如果三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就能促进 内在动机 形成。

人们行为的动机有内在与外在之分,从左到右内部动机越来越强,而从右到左则越来越受外部控制。

通过付钱这种外部 刺激性奖励 让人们做某事,往往会将他们原有的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老人最后通过停止付钱,把外在动机也消灭了。孩子们没有了动机,就不再闹下去了。

我们自小就被家庭、学校、公司的 外部奖赏与惩罚 所刺激,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被名利所驱动,为外部动机做事,早已丢失了内在动机。就算你碰到了真正喜欢的事情,你也已分不清到底是真正的喜欢,还是被名利驱动而喜欢。

比如你喜欢绘画,如果你追求的是“地位”、“名声”,这些外在结果,而不是享受创作的乐趣与内在的满足。这不是真正的喜欢, 真正的喜欢是出于内在动机,是归属感、自主感与胜任感

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到内在动力驱动下的,你真正喜欢的事情?

我们需要寻找 归属感 自主感 胜任感 。如果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就会行动积极、工作高效、心情愉悦;但如果这些需求受到阻碍,我们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心情愉悦度就会直线下降。

你需要找到带来归属感的事情,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想象一下,你小时候学习时,如果只有学习成绩好父母才爱你,完成不好就被他们嫌弃,你对学习还有兴趣吗?

你在社会和他人的控制下,形成了扭曲的工作观和生活观,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追求着自己并不想要的东西,被琢磨成自己都讨厌的人,从事着他人眼中的好工作,为了物质和稳定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将就一生。

如果你不接受这套观念,就成了社会的异类。如果你接受这套分裂的逻辑,又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无空无尽的烦恼。日复一日的这样生活着,内心无时无刻不被痛苦和迷惘折磨着。于是乎, 抑郁焦虑躁狂成了时代病

我们的天性是自主,倾向于自我管理。所谓自主,即我做什么,我决定。我们需要逐步降低外部动机所占的比重,

抛弃那些结果导向与名利导向的事情 ,远离无聊的社交应酬,坚持做一些与利益无关的兴趣爱好。 成为一个自我决定,内部驱动的人

在工作上坚持名利驱动,生活上却坚持兴趣驱动;白天为饭碗而活;夜晚为兴趣而活。这样长期下去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需要觉得你能做到,满足胜任感,追求专精。只有投入才能带来专精,进而把某件重要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专精能让人进入“心流”状态。心理学家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在心流中,一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和他的能力范围完美匹配。

专精是一种心理定向。你需要认为智力是可以提升、需要你发展的东西,而不是不能提升、需要你证明的东西;如果你更看重学习目标(会说英语)而不是表现目标(通过大学英语4 级);那么,你就会追求专精。

专精需要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

在斯坦福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的《Mindset: How can we learn to fulfill our potential》这本书里,人被分为两种: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和僵固型思维(fixed mindset)

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些基本信念为我们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她所谓的Mindset,是指我们对于智力、能力、性格是否可以改变的基本看法。在她看来,大体有2种心智模式—僵固型和成长型。

她总结了这两种心智框架的3个要点:

这张图表清楚地区分了两种心智的不同行为表现。

僵固型心智的人只追求成功,往往求而不得。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把目光放在成长上,不断进步,成功只是成长道路上的附属品。

我们必须抛弃僵固型心智,用成长型心智看待自己。

与僵固型心智对应的是自我接纳,而与成长型心智对应的则是自我接纳。

举例说明,考试中得了60分,如果对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有人曾这样说过:

自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现在的你是由你的过去决定。他们认为通过自我反省和心理测验,可以更好地发现真实的自我,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一旦你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剩下的事情就是行动了。

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Hazel Markus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可能的自我们」(Possible Selves) 。什么是可能的自我?就是你对自我所希望、所预期、所恐惧。他认为,可能的自我是三我: 希望我、预期我与恐惧我

「真实的自我」植根于过去;

「可能的自我」则立足于现在与未来。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也认为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过去本身,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的意义 。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所以不用再找真实的自己,因为你永远也找不到答案,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 你需要思考的只是可能的自我,亦即以后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