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回答一下:关于说梦话的人,并不如你所描述的那么绝对。并不是每一个说梦话的人,都会是睡眠非常好,自信满满,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又让你非常讨厌的人。那么,如果你的描述成立,我们就应该问:是不是你本身就讨厌所有的人?或者,你所处的这些说梦话的人,就是你所讨厌的类型,而那些说梦话却不让你讨厌的人你并没有遇到呢?好了,前话至此为止,我们认真地来回答关于梦话的情况。
在我上学的时候,山东的同学都很喜欢去网游,以至于几天不睡觉,或者回来睡觉,却都是半夜三更天。很多研究证实,梦是在深度睡眠的时候才产生的。那么,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推断,梦话也是这时候才会产生的。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在睡觉的时候说梦话——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说梦话,却不是每个人都在说梦话。在最多见的梦话中,往往这些梦话的内容都是结合于三天之内的事情来进行的言词陈述。比如:一个热爱足球的人,赢了或者是输了一场比赛,在梦里,他会重新去踢球,会再次把当时想说的并没有说出的话或者是当时说过的话表达出来,可能会大呼:“啊,我们赢了。”也可能会说:“**,我们输了。”之类的话。我的一个同学就喜欢在半夜大叫:“小肥小肥(另一个同学的绰号),赶快把坦克开到后面去掩护我。我要去炸他们的老本营。”这是一个关于游戏的梦话。因此,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在白天的精神活动较集中于某件事情,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在梦里重温——当然,一些不紧要的事情也会在梦里出现。那么,文字性的东西可以成为梦话的内容么?是的。另一个同学,看完《故事会》上的一篇笑话之后,在半夜竟然在宿舍里给同学们讲笑话——当然,别人都被惊醒了——因为她说完笑话之后一个人在梦里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自己也被笑醒了。以上内容,都是非常容易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电影当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一些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人,在好不容易入睡之后,却也会表现出梦里所呈现的往事对他们的影响,同时,也因此有人把这些梦的内容陈述出来。譬如:一个被强暴者,有可能在入睡之后会不停地大叫:不,不,救命啊。因此,梦话的内容,紧结合着现实生活。至少对于我来说,在观察与实践中,并没有发现一个人的梦话是不结合于现实的。你们有听过哪个人的梦话会突然是在念诗么——他自己作的诗。我想,没有人听过——即使有这样的诗,也是因为他近来一直忙于创作。
那么,与现实结合,就意味着现实分为长时以前的事件以及现阶段的事件。很多经历过一些痛苦经历的人,即使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依然会在入睡之说出与事件相关联的梦话。很多人,在失忆之后也会在梦里说出以前的生活事件所影响之下的梦话。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结合弗洛伊德的《释梦》,这是一本有趣又而显得有一些生涩的理论书——至少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梦,同样具有意识与潜意识之分。潜意识的东西,即使在入睡之后人的意识减弱——清醒时,意识为了防止潜意识里那些具有毁灭性的理念进入意识从而影响个体的生存——在梦里,则由相应的稽查机制进行审核。强烈的潜意识意念想进入梦境是不太顺利的,它们需要进行一些转换之后才能在梦里呈现出来——清醒时的压抑作用太强,以至于它们需要在梦里才会出现——除非这个人具有神经症。因此,梦本身就是一种个人生存历史的再现。虽然个人认为他的理论有太多的缺点,但是,我也比较欣赏这样的理论。那么,梦话,是否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联呢?或者,针对你的问题,我们来考查,一个人爱说梦话,是否与他的性格有着关联呢?没有相应的科研对此作过研究,也没有人能为此而负责地说有或者是说无。我并没有在一个内向的人身上发现太多这样的特点,也没有在一个外向的人身上表现这样的特点。即使是在欧美国家所作过的关于系列杀人狂的个案研究中,也没有提到这一点。如果梦的作用是让一些影响着个体生存的潜意识进入意识——好比长江汛期的泄洪作用,以让清醒时压抑着潜意识的个体有一些恢复的时间。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一个系列杀人狂至少会压抑着更多的心理理念,所以,一旦他入睡,那么,他就会更容易说梦话。不过,没有在任何的一个个案研究当中发现这一特点。因此,对于你的推论,我认为是不合理的。我在第一段的回答里,已经提到了。不知道是因为你生长在一个让你讨厌的人特别多的环境里,还是因为这些爱说梦话的人影响了你的睡眠让你觉得讨厌,还是因为这些爱说梦话的人本身就是一些不专心做应该做的事情的人,从而让你讨厌呢?不得而知,只能说:容易说梦话的人,并不是如你所看到的那样令你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