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鲁迅的祖父到底做了什么,使周家从小康之家迅速变得穷困潦倒?

鲁迅的祖父到底做了什么,使周家从小康之家迅速变得穷困潦倒?

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由于对比而出现假象,就像"穷人的穷与富人的穷"同样都是穷,但是穷人的穷却是真的穷,身无长物,一贫如洗的那种。

但是富人的穷所指的却是不再能够过曾经的那种锦衣玉食,挥霍无度的生活了。这种穷大多是富人根据自己以前的生活对比出来的,顶多可以成为没落,却远远还算不上穷的级别。在这方面,鲁迅的家族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家族的没落的开端

鲁迅的祖上原本在封建时期也算得上是大家。住的是平常人家不敢想的大宅子,家中有专门的丫鬟和乳母,算得上是钟鸣鼎食之家。但是在那个朝代交替,动荡不安的年代之中,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许多原本的旧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都会遭到冲击,周家也不例外。周家的没落应该是清朝的末期,从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开始的。

鲁迅的父亲周福清原本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之中是已经中了进士的,虽然不在状元,榜眼之列,但是仅仅是凭借进士的身份加上周家原本的家底,继续延续周家的荣耀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周福清此人却并不是什么适合当官的材料,此人脾气很坏,并且说话并没有什么分寸。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情商比较低。官场之中,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受人待见的。结果也确实如此,周福清在为官的过程之中不赔不赚,根据鲁迅的回忆:祖父做官虽还无需家中救济,但是也不曾往家中带回过一分钱。但是后来周福清所做的一件事情却彻底的让周家走向了没落。

一步踏错

1893年,周福清的儿子,也正是鲁迅的父亲要参加乡试,恰好监考官与周福清是旧相识。不甘于久居人下的周福清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平步青云,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抱负,于是便写信给自己的故人,希望可以"照顾"自己的儿子一二。

但是这封信却没有被藏好,周福清很快便被告贿赂主考官。这一下子,不仅儿子的官位没有捞到,周福清反倒是连自己的乌纱帽都丢了,甚至差一点连性命都不保。最终周家人散尽家财才保住了周福清的性命。这样的打击也使得周家一蹶不振,开始没落。

常有人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周家这样的大家族的没落,周围的人大多是抱着一种看笑话,凑热闹的心态。在周家人自己的眼中,过去的锦衣玉食依然不复存在,自己穷了。但是富人的大多是扫扫地缝还能够过三年。

虽然家族已经走向没落但是自己的家中在之前兴盛时期还是积攒下了不少的之前的东西。随便到当铺去当个一两件,就够一家人吃上好长一段时间。这也是鲁迅幼年时所经常要做的工作。

靠典当过活

那时鲁迅的父亲已然已经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整个家里也失去了靠得住的顶梁柱,就只能够靠典当家财过活。那时的鲁迅才年仅十岁。却要隔三差五的到比自己还要高的柜台跟前,听着当铺掌柜的在柜台里面的冷嘲热讽,对当品吹毛求疵的评价,最后从当铺拿到那为数不多的生活来源。

这些经历对于鲁迅来说都是童年中的阴影,给鲁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创伤。当时创伤归创伤,生活所迫,年仅十岁的鲁迅还是要经常拿家里的东西去当铺中典当。这也是为什么说富人的穷跟穷人的穷不一样。

周家败落了好长时间以后,家中还一直有可以拿出去变卖典当的东西,对于他们而言,只是现在取得金钱不是像之前那样,伸手就来,而是需要牺牲自己的一点点尊严去换取,而穷人的穷,则是早已家徒四壁,走投无路了。周家直至几年之后还仍然拿得出罕见的狐皮大衣来典当。

从周围人的嘲笑之中,年幼的鲁迅也逐渐的明白了,自己的家族从祖父出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不再风光了,现在整个绍兴几乎都是在看周家的笑话。那些所谓的对自己典当的物品的赞美也是一种无情的嘲讽。

幼时的这段经历也使得鲁迅在后来的生活之中对于金钱十分的敏感,他经常挑灯夜战赚取稿费,并且无论何时都不允许有人拖欠自己的稿费。是属于自己的金钱无论如何也要讨要回来。

富人的穷是像鲁迅的家族一样,即使败落,也能够凭借厚实的家底不愁吃,不愁穿的过几年。而穷人的穷则是真正的穷了,就像是鲁迅笔下所描写的孔乙己那样,衣衫,家徒四壁。已经没有可以吃饭和生活的资本了,只能四处欠账,甚至为了生活做出鸡鸣狗盗之事。这才是真正的穷。

但是像周家这样曾经富过几代的家族,就几乎不会在一夜之间落入到这样的处境之中,退一万步讲,周家还有一座大宅子,如果确实是有一天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这座大宅子也可以支撑周家人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了。只是曾经兴盛的大家,最终却落得一个树倒猢狲散,大难各自飞的境地,不得不令人唏嘘和感叹啊。

其实无论是富人的穷还是穷人的穷,对于人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富人对比穷人拥有着更多的财富,但是同时他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要比穷人高出好多倍。

在经历了变故和挫折之后,这些富人只能够像平常人一样生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生活的落差,从而使他们觉得自己变穷了。虽然富人穷起来可能也比大多数的穷人生活的要好,但是从他们自身来说要让他们接受这种落差,其实也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