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举例: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物质环境,外部世界提供人类所要的一切生活要的吃穿住用,和周围环境构成一种依存状态,而周围环境的不同,提供的生存条件不同,就会造成人类生活状态的不同。
比如: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主要靠游牧,而靠近海边生活的民族主要靠渔业,生活在肥沃平原的民族发展出农业,生活在雨林地区则生存于狩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是乡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乡村家庭炉灶通常是有什么烹什么。它取材方便,就地施烹,鲜美异常,在我国,逶迤绵延的崇山峻岭甚多,栖息在山岭之间的村民自然要“靠山吃山”,山野之中无奇不有,小者如山鸡,斑鸠、野兔、蛇及至蛙类,都是山村乡民举手可得的家常便菜。
在福建南山区生长着一种蛙类名叫石鳞,在江西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庐山地区的溪流、深潭畔石下也出产一种蛙类名叫石鸡,这些蛙类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香醇鲜美,而且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长期以来,这些一直是山区村野之民随便捕捉,烩制的家常便菜,现都引入市肆,成为饭店酒家竟相购买,盛大宴席上的山珍佳肴。
山区村野的饮食,除了飞禽走兽一类的荤菜,还的漫山遍野生长着的素菜,尤其是菌类植物,如野生的蘑菇,木耳、香覃等就是山村之民做菜的好原料,这些长于山间的野菜,菌菇也早为城市贵族所垂涎。
我国内地,江河纵横,湖泊遍布,衍生千奇百怪的水动植物,对各地村民的饮食生活带来了许多益处。那些著名的淡水鱼如黄河鲤鱼,长江刀鱼,富春江鲥鱼,松江鲈鱼,竹溪娃娃鱼等,对于当地乡民来说。
食以为常,不以为奇,还有其他种类的水鲜,常为当地之民桌上佳肴,如田螺、虾蚌、蟹等,此外菱、藕、莲子等水生植物也是靠水吃水的村民的钟爱之物。
此外,在我国游牧、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丰富的牛羊肉是少数民族的主要食物原料,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些较特殊的烹饪方法和带有浓烈民族风味的肉、奶食品,迄今仍然受到广大牧民的喜爱和欢迎,这其中就有不少清真食品。
在奶制食品中,我国少数民族制造、加工,饮食奶制品的经验尤其显得可贵,它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容,如蒙古族的奶豆腐、奶酥、哈萨克族的马奶酒,藏族的酸奶子和奶渣等,这些民族的独特饮食风貌,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工作都是靠着当地环境资源生存,靠着山的,以山中出产的产品来生活,如林业、果业、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矿业、煤炭业、旅游业。
靠着水的,以水产养殖业、渔业、航运业、水上娱乐旅游业等为当地的生活财政经济来源。这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