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锋
他少年多病,命运多舛,历尽艰辛,演绎一段创业传奇——
从小木匠到亿万富翁的逆袭
上个世纪70年代,在遥远的都安县菁盛乡东成村,潘英锋是村里难得一见的高中生。
在那个知识缺乏的年代,潘英锋承载着全家的希望。救死扶伤的医生,光宗耀祖的官员,教书育人的乡村老师……在贫病交加的岁月里,潘英锋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的设想。
但一场大病使潘英锋几乎丧命,躺在病床两年的他,看不到任何希望。
悲伤少年潘英锋离开了家乡,做起一名小木匠。30多年后,吃不上“皇粮”的潘英锋成了大化县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他创办的企业,拥有13项国家一级资质,年纳税5000多万元。
蛟龙岂是池中物,风雨不夹狂不得。从小木匠到亿万富翁的逆袭,潘英锋的创业故事颇有几分传奇的色彩。
潘英锋节前到养老院看望老人。
少年多病 命运多舛
即便很多年后,潘英锋每次谈起自己的少年时,仍然双眼噙泪,病痛和饥饿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他生于1959年9月,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5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们一家挤在一间茅草屋里。家里人多,穷得叮当响,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在潘英锋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是,每天家里都煮一大锅玉米粥,玉米粥稀得发光,茅草屋顶清晰地映在粥面上。
从小聪颖的潘英锋光着脚读完了小学。他是家里最大的希望,父母含辛茹苦,也要供他读书。这个农家有个最朴素的想法,让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当上干部,这样可以吃饱饭。
到菁盛中学读初中的潘英锋,从家里带的是玉米糊和黄豆,这也是家里仅有的吃的两样东西。玉米糊蒸饭,上面是水,下面结块,硬邦邦的,咬不动。长期吃这种东西,潘英锋患上了胃病。加上以前就有的肝病和肾病,潘英锋常常出现晕倒现象。就这样,半休半读,潘英锋上完初中。
1974年,由于长期积病,刚上高一的潘英锋又昏倒了,被老师和同学送到医院抢救。治疗一段时间,病情未见好转,被医院退回了家。县里的一个医生告诉潘英锋的父母,这孩子最多只能活3个月了。
家里人都偷偷抹眼泪,但都强装笑容,悉心照顾潘英锋。潘英锋从家人对自己超乎寻常的好中看出了端倪。自感不久于人世的潘英锋悲伤绝望,常常在家人睡熟之后,偷偷抽泣到天亮。
但亲人们没有放弃救治潘英锋。父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了,筹钱治病。年迈的爷爷奶奶一听说哪里的中医厉害,就翻山越岭去拜访,全家人发疯似的为潘英锋四处求医。三个月后,潘英锋没有死,经过家里人两年精心治疗和呵护,他的病竟奇迹般好转了。
艰难困苦 小试锋芒
1978年,潘英锋身体已完全康复,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完全破灭。他背起行囊,跟一帮菁盛老乡到罗城县小长安修国防公路。
只有19岁的潘英锋是施工队中最小最瘦的,却是最勤劳、最拼的,他没日没夜地干,二十多天时间里,他挖的土方竟然是普通工人的两倍,挣到75元钱,这是潘英锋挣到的“第一桶金”。
过不了多久,国防公路因故停工,同行的老乡纷纷回家。潘英锋却发现一条生财之道:罗城工人多,对碗柜需求大,而罗城木头既多又便宜,做碗柜卖肯定可以赚钱!
说干就干。对木工活一窍不通的潘英锋竟然现学现卖,在短短二三个月内,卖出3个碗柜,除开成本,净赚350元。这笔钱可不小,要知道当时一个普通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20多元。
潘英锋第一次展示他灵敏的经商嗅觉。
1979年,潘英锋和父亲来到南宁打工,在广西邮电建筑公司做木工。彼时,改革的春风已开始吹拂神州大地。潘英锋对建筑和木工知识求之若渴,晚上一有空闲就到新华书店看书,他的技术也突飞猛进,不到一年就当上了木工组的组长。
在当木工组长的四年时间里,潘英锋一个月的收入已有500多元,在当时已经是高收入群体了。但潘英锋始终有个愿望,干部当不成,做个工人跳出农门也行。1983年3月,潘英锋辞掉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都安二建做一名普通的工人。
几经沉浮 发展壮大
回到家乡当工人的潘英锋,从公司最底层的油漆工做起,这个工种又累又不赚钱。潘英锋起早贪黑,发挥自身特长,进行技术革新,一个人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栋楼所有门窗的安装和油漆工作,令人刮目相看。1983年年底,潘英锋领到了3000多元奖金,这几乎是公司其他员工的总和。
一身技术、踏实肯干的潘英锋引起了公司高层的注意。1984年,他被公司送到河池地区培训3个月,获得施工建筑许可证。此后两年,潘英锋迅速成为公司的骨干,带领员工建设大化电站办公楼、住宿楼、职工医院、制药厂,在河池建筑界开始崭露头角。
1989年下半年,潘英锋受命建设都安龙湾铁索桥。龙湾铁索桥长236米,是广西最大的铁索桥,以当时的技术和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潘英锋带领工人抢晴天、战雨天,不分昼夜,朝夕鏖战,仅用10个月便完成建设,龙湾铁索桥也成为都安标志性工程。
1991年,风起南方。海南成为投资热土,全国资金熙熙而至。身上已有积累的潘英锋决定下海,带着一支100多人施工队伍开往海南,准备大干一番。
然而海中冲浪,险象环生。潘英锋率队建设的大广坝水电站,资金链突然断裂,工人们四个月的血汗钱一分没得。面对满面愁容、欲哭无泪的工人,潘英锋拿出自己所有家底,一分不少发了工人的工资。
人生在世,祸福相生。在商海中头破血流、几乎破产的潘英锋,却以诚信、讲义气,在河池建筑界赢得声誉和信任。
1995年,大化五建倒闭,东山再起的潘英锋承包五建,仅用3年时间就将企业扭亏为盈。
2001年,潘英锋组建大化县建筑公司,他给企业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宏泰成公司。2006年宏泰成公司升为二级建筑公司,2014年升为一级建筑公司,2018年拥有13项国家一级资质。
在潘英锋的深耕细作、长袖善舞之下,十多年间,宏泰成公司迅速壮大,业务遍布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潘英锋向贫困村捐款。
深耕健康 民生情怀
潘英锋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但他衣着朴素,没有骄奢的生活。和其他富豪办公室庭院深深深几许不同,潘英锋的办公室就在集团办公楼一楼的第一间,装修简单,员工进门就可以看到他。
潘英锋的3个子女,都在公司担任高管,他们谦恭待人,每个人的座驾只是10万元出头的普通轿车,毫无富家子弟的习气。一个细节是,潘英锋的独子曾在工地上“搬砖”一段时间,工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
虽然生活很节俭,但在民生事业上,潘英锋尤显大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反复强调,他的企业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才能茁壮成长的,是时代造就了他们这一代企业家。
他常常想起那些岁月,乡亲们拿着火把连夜翻山越岭送自己到医院,想起老师和同学们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没有那些人的帮助,就没有我的现在。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要报答他们,报答社会。”
2009年,潘英锋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民生宁医院,2011年开始营业,医疗对象主要为困难群众,开业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至2018年10月,大化民生宁医院共救助住院困难患者1.9万人次,减免困难病人生活费及护理费等共700万元。
潘英锋节前到医院看望病人。
2015年7月, 大化实施养老服务改革,推行“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模式虽新,难言盈利,鲜有企业家敢于接手。潘英锋知难而上,挺身而出,建设大化民生幸福家园,以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理念,为入住老人提供体贴周到的服务。目前幸福家园已经接纳205位老人,其中失能老人48人、半失能老人52人。
目前,潘英锋正在布局大健康产业。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大化长寿养生度假区,建起1000亩规模的草药基地,建设更多的医院……“让更多的人无病!”曾经在病榻上九死一生的潘英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