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把相声重新带回了舞台,才让这门传统艺术,没有在我们这一代消亡。他自己也吃尽了苦中苦,终于成为了人上人。
从来没有一位相声演员像郭德纲这样成功,当然,也没有一位相声演员像郭德纲这样历经磨难。那么,郭德纲在成名前都经历过哪些挫折呢?
1、郭德纲确实和杨志刚学过艺,但也没有摆过知,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师徒二人的关系并不融洽。早先在天津,师徒二人就因为报销装修款的事,闹得不欢而散。
因为郭德纲志在北京,杨志刚曾经对郭德纲的父亲说,?这孩子离开我就得死。?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让人这样说,可以想像一个作父亲的心里,不知得有多难过。
一个相声演员没有师门,在圈子内是寸步难行的。因此,他就报自己是白全福的徒孙,杨志刚的徒弟。但远在天津的杨先生并没有承认。好在2004年,郭德纲拜在了侯耀文的门下。
2、郭德纲常年想凭相声吃饭,可去北京又挣不到钱。第二次进京,花光了盘缠,只能打道回府。回到了天津,他突发奇想,想自己搞个剧场。于是,他就在天津文化宫附近包了一千平米的场地,一个月五千的租金。
结果,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情况下,他赔得毛干爪净,还欠了一屁股债。甚至还要将家中的房子卖掉还债。他的媳妇胡中慧已经忍无可忍。这次郭德纲的的创业失败,成了二人离婚的导火索。
胡中慧的能力很强,现在她在国外的生意做得很大,混得并不比郭德纲差。但她当时还是看走了眼。不过,她对郭德纲最大的帮助,就是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那时他们的孩子还叫郭奇林。
郭德纲一心要混出个模样,哪有功夫带孩子,只能把郭奇林交给父母抚养。据郭麒麟后来说,当他快六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个人,爷爷让他管那个人叫爸爸。而那时的郭德纲,还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呢。
3、即使是功成名就的郭德纲,也不是一个爱交际的人。试想二十多年前,他第三次孤身进京,该有多么艰难。他在八九平方的小房间里给人编剧本,却遇到了骗子。在小评剧团里唱了两个月戏,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每天把挂面煮成糨糊,拿大葱和酱蘸着吃。自己在小屋内发烧,卖了随身的BP机,换了几片退烧药,才算活了下来。一天唱戏结束太晚,班车都没了。郭德纲只有步行二十多公里回黄村。走到西红门大桥的时候,郭德纲放声大哭了一场。
郭德纲在路过一间小茶馆的时候,竟发现里面有人说相声。那一天,他也是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才发现茶馆相声应该是一条出路。后来,他和张文顺,李菁***同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那时,距他熬出头,还有整整8年的时间。
4、唱戏,说书,做主持,演相声,郭德纲抓住一切机会挣钱补贴相声大会。?小剧场演出20块钱,永远不涨价?,即使有这样的承诺,也招不来观众。北京相声大会,其实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痛苦的挣扎中,北京相声大会在2003年,改名为?德云社?。这一年,安徽电视台邀请郭德纲在当红综艺《超级大赢家》中担任辅助主持。但他需要通过考核,题目就是在合肥闹市区的一个大橱窗里面生活48小时。
于是,合肥闹市区真的出现一个橱窗,一个小黑胖子还在里面表演节目,围观的人们从来也没见过这么稀罕的事。郭德纲就这样,一天24小时被人指指点点,嬉笑打趣,连睡板床吃泡面,都有一堆人围着看西洋景。
参加这种节目, 确实是难以忍受。可是自己相声社团的窘境,家里还有几个徒弟要吃饭,郭德纲没有别的选择。一旁围观的看客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在橱窗里丢人现眼的年轻人,背负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
5、时间来到了2004年,经过大家的努力,茶馆相声终于度过了困难期。德云社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源,再也不会出现只有一个听众的时候了。只是华声天桥突然提出要倒二八分账,大家算下来,满员的情况下,每个人一天也只能剩下20块钱。
没办法,德云社只得再次惜别自己的观众,搬到了天桥乐茶园。10月的一天,一个叫大鹏的人,说自己是北京广播电台的,想录几段相声。郭德纲没有反对,录就录吧。结果,节目播出后,还真有人慕名前来。
大鹏趁热打铁,邀请德云社几位主力进入直播间,为德云社做了一期访谈节目。几天后,一个满脸雀斑的毛头小子开始为天桥乐茶园借椅子。人们问他,你们茶馆还缺椅子吗?他回答说,观众太多,椅子不够。周围人这才明白,那个小黑胖子真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