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周的学术英语课,老师给了一个期末考试题目:
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
说实话,我对这个题目充满了敬畏,这是我一直在苦苦追寻的问题:
我以后要做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怕你笑话,我都研一了,但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可我相信我并不孤单。
越想越觉得那些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想要什么的人是那么幸福。
有了方向,就能够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下去。
还好,我现在也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这篇文章就聊一聊“方向”这个话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清晰的方向
帮你避免他人的影响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
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他们能够安静地做他们认为应该做地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
他们甚至达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同样的困境,他们究竟是如何保持从容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一直都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不会因为其他事情的影响而改变。
上周,有几天我一直都非常焦虑,而我很明白,原因是我同学发核心期刊论文了,而我连题目都没有定好。因为这,我有好几天都没有静下心来看书。
还好,我已经具有了最简单的“元认知能力”,这个能力帮助我在焦虑的时候放下焦虑,理性思考。
思考过后,我明白这种焦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一方面即使我再怎么焦虑也没有用,因为焦虑不会让我写出一篇完美的论文;另一方面,我仔细想了一下我的人生方向,觉得为这事焦虑真不划算。
如果我和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方向,那我为什么要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焦虑呢?我又不是没有为我的方向努力。想到这里,顿时柳暗花明。
我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因为别人的成就而扰乱自己的心绪。这就是心智的成长。
心中有了方向,才不会轻易被打乱节奏。
就像我的同学要发核心期刊论文,而发论文意味着什么?奖学金、博士。
丰厚的奖学金、名校的博士,多么诱人呀?但这些真的对我重要吗?我觉得并不是的,虽然诱人,但是奖学金并不是我读研的全部目的,我也并没有打算毕业之后就读博。
我要做的是尽快确定人生的方向,认真提高自己的技能,好好读书,用心写作,将来做一个记者/自由撰稿人。
既然我和他们的方向不同,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因为他们的成绩来影响我自己。
虽然他们现在发了核心期刊,拿了奖学金,但我是活在未来的人,我现在的积累并不仅仅为了发核心,拿奖学金,而是为了更加长远的目标。
有一句话在经济圈被奉为真理:
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即使赚到,也会以某种方式散掉。
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就是:
你不可能得到你没有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回报。
就像我把时间给了写作,他们把时间给了论文一样。我不应该受到他们的影响,我要的是未来的那个自己。即使要和他们比较,我也要比较未来的那个自己,而不是现在。
02
明确的人生方向
帮你降低试错成本
试验的次数越多,花费的成本就越高。
昨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如何理解“普通人试错成本高”这句话?
我的理解是:普通人能够出售的资源只有时间,一旦试错失败,就很难东山再起。
与之相对现实是:
优秀的人往往都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甚至不用试错。
我的身边就有两个例子。
一个是本科的同学。母亲经商,父亲从政,很小就有了自己的车房。不仅如此,这个同学还是我们专业第一,我从来没有见他迷茫过,人生方向很明确,毕业-留学-经商/从政。
另外一个是我现在对面宿舍的大哥,家里背景我不了解,但是我们宿舍楼下的那辆宝马五系是他的。
最让人敬佩的是,为了通过法考,他很少出宿舍,半夜才睡觉。
同样,我也从未见他焦虑或者慌张过。
因为知道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需要习得哪些技能,需要具备哪些经历,所以他们不会慌张、焦虑,也不会用别人的成绩扰乱自己。
当然,我并不排除他们的物质基础,但是应该看到他们在淡定中确定的人生方向,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既然十年之前我们忘记种树了,为何现在不补种一棵呢?
我现在就是在种一棵树。我已经选好了树苗,它是什么品种不重要。苹果也好,樱桃也行,哪怕是一棵不会结果的树我也接受。我可以不喜欢它结的果子,甚至它不结果我也能接受。
因为无论结果与否,我喜欢与否,只要我耐心浇水、施肥,保证它有活着的希望,十年不死。那么十年后,即使我用它来纳凉,我也不会再讲这句话,因为十年之前我已经种了一棵树。
总之,一定要要登高望远,树立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带上必须带的行李负重前行。越是早日确立方向,就可以越早的开始积累,突破成本曲线的时间就会越早。
明确了这两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学习技能,果断坚决地放弃诱惑。人生虽然不会一帆风顺,却一定能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