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一个寒门学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学。乙的家境贫寒,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建一家知名企业。人们往往会对甲和乙用一句著名的俗语评价:鲤鱼跳龙门。
大家在小时候过年时可能会经常看到街上有卖“鲤鱼跳龙门”年画的,两尾可爱的大胖鲤鱼奋力地跳出波浪,努力地朝着巨大的龙门跳去。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愈挫愈勇。
很多人都以为鲤鱼跳龙门是一个传说故事,龙门是古人想象出来的虚构地名。实际上,鲤鱼跳的这座龙门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着,在哪呢?在陕西省和山西省。一个地方怎么会出现在两个省?很简单,这座龙门就位于陕西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两省各占一部分。
这需要先讲一下黄河,因为这些不屈的、具有战斗精神的鲤鱼们就来自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出鄂陵湖和扎陵湖后,曲折地向前流淌。在出了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东南的拉脊山后,黄河进入甘肃省,地势依然较高。黄河呈西南——东北方向流去,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巴彦淖尔沿着河套平原向东流。
黄河经过包头后,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县又来一个大转折,由北向南流去,河东岸是管涔山、吕梁山,河西岸是黄土高原。说来有意思的是,陕西省和山西省这两个历史厚重的省份边界长约八百多公里,却很少有陆地接壤。两省边界划分再简单不过:河以东是山西,河以西是陕西。
黄河作为两省的界河向南流去,在形成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后,黄河在山西省河津市和陕西省韩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宽阔地带,看上去就像一个狭长的湖泊,那群可爱的大胖鲤鱼跳的龙门就在这里。
龙门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禹门口,一看就知道与大禹有关。相传古时候,天下发洪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来到黄河边上的龙门山,看到河水汹涌,他想到一个办法。大禹命人开凿龙门山,河水就顺着龙门山平缓地流淌。
按古人说的距离,龙门山在陕西韩城县城东北约八十里处,山西河津西北约三十里处。龙门处黄河之险,更重要的是,龙门以北的黄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到了龙门以下,黄河的地势变得低平。黄河在龙门段形成了巨大的冲力,这是龙门以下黄河段变宽的原因之一。
由于处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中,龙门自古就被人称为“大河之要津,(黄河)中游之险塞。”河津这个地名,就和龙门山的这种地势有关。有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就生在龙门,他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这是司马迁自己在《史记-太史公自叙》中提到的。
龙门跨黄河两侧,自古就是由关中(陕西)进入河东的战略要道,历代兵家欲争陕、晋者,无不争雄于龙门。如果你的兵力较弱,没关系,只要你能守得住龙门,敌军再强也进不来。
五胡十六国中后期,统一北方的前秦崩溃,姚氏建国在关中,就是后秦,山西境内现出一个慕容氏建立的西燕国。后秦皇帝姚兴要出兵进攻河东,兵力远强于西燕,可西燕不多的兵力守在龙门,纵是秦兵强如虎狼,也只能望河兴叹。
到了南北朝后期,北魏分为东魏(北齐前身)和西魏(北周前身),宇文泰控制西魏,高欢控制东魏。东魏名义上的国都是邺,但高欢霸府最看重的城市则是晋阳(山西太原)。
这意味着龙门将是两魏争夺的战略焦点,东魏控制龙门则能固守晋阳,西魏控制龙门则能东向争河东。此后,无论是北齐攻北周之关中,还是北周攻北齐之河东,龙门都是最便捷的战略通道。
到了隋唐时期,龙门的战略地位依然非常重要,李渊从太原起兵攻长安,李世民过河攻刘武周,走的都是龙门这条路。
换一种角度,能过龙门天险的和鲤鱼跳龙门的性质是差不多的,体现的都是一种勇往直前的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