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志愿者被选为"上海榜样"
/ 2010-11-09 09:50:18 [来源]:世博网
世博网11月8日消息:“2010年度上海榜样——我们心中的城市力量”大型评选活动日前在沪揭晓。“热情、开放、自信”和“思想、梦想、行动”成为榜样关键词。“世博志愿者”、“中国达人秀”等以一个群体成为了上海的榜样,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社会大众、草根力量的重要性。
榜单涵盖了文化思想界(梁文道/钱文忠)、文化艺术界(郎朗/黄豆豆/张军)、财经经济界(吴晓波/袁岳)、电影时尚娱乐界(贾樟柯/靳羽西/袁鸣/中国达人秀)及其余社会各界(世博志愿者/林选泉)、上海老地标(外白渡桥、苏州河)等等,展示了社会各个领域内的成就和前沿进步力量。
世博志愿者们因为在世博会上树立了拥有梦想、热情参与的上海青年积极向上的形象,而成为了上海的榜样。据测算,“上海榜样”们的平均年龄小于40岁,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主力的年轻和希望。
“上海榜样”旨在评选和表彰出“推进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进步、思想进步、经济进步、生活进步、文化进步,以微小的个人促进了深远的大业”的人物、事件或地标等。
[选稿]: 王解蕾
世博期间重点宣传报道典型(个人、集体)事迹
董正同学是杨浦高级中学的一名学生。她和周围的每一位同学一样,怀揣着梦想进入杨高,在课堂上细细聆听老师的教诲,在课下与同学嬉戏打闹,努力地活出17岁应有的活力与阳光。但在她开朗的外表下,在她和普通高中生一样的平凡生活中,也有着她的不平凡。
她从小看着姐姐加入中国志愿者协会后,作为一名志愿者,奔波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当她看到姐姐疲惫的脸上灿烂的笑容时,她也能够感受到志愿者服务的快乐,她也憧憬着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还有一个月不到,她就要面临中考。看着电视上一幕幕令人心为之颤抖的悲惨景象,她心中的志愿者精神被唤醒。她远在上海,但心却时时牵挂着汶川的同胞。虽然她没有办法到汶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她仍旧努力着。在班级中,她号召班级同学积极地捐款捐物。同时,她还组织了同学,一起在初三忙之又忙的学习后走上街头,分发传单宣传,筹集善款以班级的名义通过学校向灾区捐助。当她看到汶川灾区在亿万中国人的努力下重新振作起来,当她感受到自己渺小的力量也可以有改变一些东西的时候,她明白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意义所在:改变他人的同时也改变自己。
2008年的奥运会召开时,她刚刚踏入高中,并没有达到可以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的年龄,但是她也在生活中践行着志愿者的精神。在地铁里,她会热心地帮助老人或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购票。走在路上,也总是耐心地为路人指路,如果自己有时间,她甚至会将他们送至目的地。现今的她也早就习惯坐车时站立,因为她认为更多人需要这样的一个座位,而她自己也只不过将这样的一种行为看作是锻炼身体罢了。
作为班中的团支书,她接下了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这份工作繁重,却也让她乐此不疲。她在团支部中积极地组织团员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去,不论在晴天或是雨天,是天寒地冻或是夏日炎炎,她都会带领着她的志愿者团队,走访孤寡老人,到社区、公园清扫,简简单单的工作,而她则希望做得更好。每一次在走访老人之前,她一定会安排队伍中的其他成员,准备不同的节目,有时是歌曲、舞蹈,有时是魔术、笑话,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准备一些聊天的话题,说一些家常小事,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如同自己的家人一般地倾诉着。同时,她总是很细心地关心着天气,时时给老人提醒,因为她知道,老人的寂寞不是因为没有家人,而是因为没有人关心她。所以,只要是一点点的关心,都会让老人渐凉的心温暖起来。
仍然记得在2010年的小年夜,她带着团支部的志愿者服务队又去看望了老人。过年前的探望让此时倍感孤独的老人十分的开心。他们给老人在房间的角角落落都挂上了生肖虎的挂饰,在门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挂上了喜庆的鞭炮挂饰,顿时,房间里满是暖洋洋的红色,充满了过年的气氛。给老人表演了节目后,她就拉着老人的手,就像给自己的奶奶捂手一样,用自己的手温暖着老人的心,其乐融融的房间里早就没有了冬天的寒冷,而是温暖如春的歌声、笑声。
由此,她明白了:或许对自己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在别人的眼中,也可以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2009年的暑假,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忙碌而又充实。她参加了2009年杨浦区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了应聘后,她成为了一名幼儿园的助教。原本认为幼儿园比起小学、中学要轻松很多,但在真正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她才对这份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幼儿园的孩子总是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当他们看到有新来的大姐姐时,自然也非常地兴奋,围着她转,吵着闹着,陪伴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而她,也总是笑着陪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
为了充分体验这样的一份工作,她和她的搭档在咨询过幼儿园的老师后,在炎炎夏日里特地去了书店,买了一些书籍,准备了一些小小的课程给孩子们上手工和绘画课。孩子的想法是大人永远也无法了解的。在大人们看来司空见惯的想法,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怎么也绕不过这样一个弯,因此,给孩子们上课无疑是一次耐心的大考验。他们总是跟不上,而她,也不心急,对每一个孩子都耐心地进行讲解,给他们纠正错误,终于在她的细心教导下,孩子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结果,看到孩子们兴奋地伸出小手捧着自己的成果给她看时,在她的脸上是最满足的笑容。
由此,她明白,耐心的付出比急切地得到成果更令人愉悦。
今年,对于上海人,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终于变为了现实。她也终于有机会成为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
起初,当学校发起号召时,她便积极地参与了报名。而且,非常荣幸的是,她成功地由学校推荐,成为了一名世博会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时间恰巧在暑假。然而,这个暑假,对于她来说,并不寻常。因为在过了这个暑假后,她就成为了一名高三学子,她就要开始为1年后的高考而奋斗了。但是她仍旧珍惜这样的一次志愿者服务经历。如果说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是她的梦想,那么,成为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一定是她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的一笔。相信她,会在世博会期间,用微笑迎接每一位来自远方的宾客。
作为一名高中生,她和别人一样,而作为一名志愿者,她则收获更多,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学会的是微笑,是爱,是奉献,而这一切,让她的人生变得更多彩。这一切,鼓励她将其志愿者的身份延续下去。
杜薇同学是杨浦高级中学高二的一名学生。作为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她总是鼓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参与到团支部所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去;而她,更是身体力行,在一个个志愿服务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火热的青春。
要说起她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莫大热情,便得提到她中学时第一次志愿服务的难忘经历。2006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她响应了杨浦区红领巾理事会的号召,来到了扬帆学校,与一年级四班的学生们一起活动。由于事先就获知这些孩子都是智障患儿,行动能力与控制能力都有所限制,她便与同组的伙伴们商量着开展一些充满趣味且耗时不长的小游戏,这样既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又不会因为时间跨度大而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活动开始时,孩子们表示欢迎的热情的鼓掌与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让她顷刻间感受到了平日里未曾体会到的纯粹的幸福与欢欣;活动中,虽然与孩子们的沟通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当看到他们因成功夹起一颗弹珠、乒乓球而获得奖励时所流露出的兴奋神情时,她便感到由衷的满足——让孩子们快乐不正是她此行的目的吗?如果说对于这次活动,她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尝试的,那么,经历了这次活动后,她便真正明白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所在,也明白了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事业的原因——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源自心底的纯粹的感动与满足,“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有了这第一次的尝试,她便对志愿服务活动越发地积极了。她曾带领着班中其他几名同学来到宁国路长阳路口,扮演交通协管员的角色,帮助交警一起管理交通秩序,引导行人、骑车人遵守交通规则。而2007年中,第十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上海召开。虽然此时的她已是一名忙碌的初三学生,但她仍然希望能为特奥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当她得知自己的学校将会接待来自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的特奥运动员时,她便主动申请成为礼仪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运动员们指引方向、提供帮助。在长达几个小时的接待过程中,她必须保持着站立的姿势,随时准备为运动员们与工作人员服务。但她丝毫不以此为累,始终面带微笑地接待着每一个人。而在这次的志愿服务中,她还收获到了另一份感悟。当她为一位运动员与他身边的陪同人员指引了前往厕所的方向后,年轻的陪同人员在厕所外静候运动员。她看到那位陪同人员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一丝倦意,略显疲惫;然而,就在运动员步出厕所之时,陪同人员立刻焕发神采,用真诚的微笑与话语同他交流。就在这一瞬间,她感到自己对于志愿者这一身份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要做好一名志愿者,一定要从心底认同这一身份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论这件事是大是小,都要以最好的状态全力以赴,并且坚持到底!
带着这份感悟,她又加入了2009年杨浦区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考察团,走上了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宣教员的岗位,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禁毒知识科普讲解。这次的志愿者服务与以往有所不同:作为一名宣教员,她必须对禁毒各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于是,趁着没有散客的点滴时间,她认真研读了馆内的展板,并将之与带队老师的宣讲相互补充,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宣教员储备了应有的知识。此次志愿服务经历的与众不同还体现在它的变化性之上。由于禁毒教育馆坐落于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之中,所以她平时接待的大多是中小学的儿童及其父母。对于儿童而言,在讲解时,太专业的术语与深奥的知识并不适合他们,而需要以浅显的语言让他们对毒品的危害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且要充分利用馆内的互动版块,让他们在富有趣味的游戏中达到前来参观的目的。经过了这样的一番思索,此后,面对不同的受众,她都会琢磨出一套恰当的演讲词来进行讲解,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当然,长时间的站立与讲解会令人产生疲倦。记得有一个下午,前来参观的游客如织。而她所负责的第一展厅有一块名为“邪恶之花”(即罂粟花)的互动版块,其上有二十块可以翻转的小展板。小朋友们对翻动展板兴趣十足,因而,每当讲解完一批游客后,她都得再将展板一一翻转过来,如是者以十数。一整个下午,她对这块展板的讲解不下五十次,甚至都没时间喝上一口水。但是想到自己的第N次讲解对于这批新游客而言却是第一次,她便会不厌其烦地再一次讲解起来。这一次次的坚持,固然辛苦,但当她在与游客一来一去的对话与热烈的讨论之后,解决了他们的困惑,令他们恍然大悟;当她看到游客们若有所思的表情与频频点头称是的动作后,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她也结识了不少与她拥有相同志趣的同龄人。想到大家正***同为着同一个目标——向游客提供优质讲解服务——不懈努力的时候,她深深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与快乐。
而这也成为了她希望走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岗位的不竭动力。2009年5月,志愿者招募刚刚正式启动之时,她便前往学校团委递交了报名表。幸运的是,她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满腔热忱终于有机会奉献给本次的世博会:她将于今年暑假,成为一名上海世博会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为渴望了解上海世博会、走进上海世博会的人们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对此,她的同学曾不解地问道:“今年暑假正是为进入高三做好准备的关键时刻,你难道不认为做志愿者很浪费时间吗?”而她,只想告诉每一个带有这种错误观念的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绝不能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个中感受唯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明了!
就在不久前的世博志愿者培训中,讲师问大家,你们为何选择成为一名世博志愿者。当时,她不假思索地在纸上写道:因为奉献即是快乐;因为当我们每一位志愿者都倾力为世博会服务之时,那股巨大的精神力量着实令人沉醉!相信带着这份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热爱,杜薇同学定能以自身的付出与奉献为本次的上海世博会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