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我只想说你也太天真了吧!电视节目上的情感矛盾你太当真了,那都是套路,群众演员在那演戏呢?看看就好了,不要太当真。
为啥这么说,几年前姐也是看着那些情感矛盾的电视节目不可自拔的。每天下班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把节目找出来,看的那个酸爽啊。记得那时候每天都要看东方卫视的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 节目方的舞台设计的很是用心,用“玻璃屋”做成舞台,主持人和当事人都坐在玻璃屋的中间,其他相关人物坐在周围,当事人先讲述情感纠纷,主持人帮助分析,最后请其他当事人表达观点,最后调节纠纷。
一般来说很多情感纠纷上了电视节目都能得到解决,看的人大快人心的。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有一期的节目叫《我给儿子当孙子》。 讲的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爸爸是一个装卸工,都快六十岁了,每天靠出卖体力挣些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他的儿子是一个壮年的小伙子,以及他的儿媳妇,两人都不出去找工作,就靠老父亲养着。
这个爸爸干完一天的活,回家还得洗衣服做饭甚至还要给他儿媳妇洗内裤。如果做的让他们不满意,还会遭到他儿子和儿媳妇的打骂。他们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不出去找工作的原因居然是天气太热了。他儿子甚至理直气壮的跟主持人说“这么热的天,你出去找工作不难受吗?我打算天气凉一凉再出去找工作,我又没说不找工作!”
他还反驳他的父亲“没有人叫他去洗衣服,他可以放在那里不洗啊,他自己喜欢洗衣服,他愿意做事。”
节目一播出,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他儿子特别的厌恶。终于有一次,这个“儿子”跟朋友出去吃饭,被几个壮汉(热心的观众)堵住了去路,要打他一顿。这个“儿子”吓得说出了实情。
原来这个“儿子”是剧组花几块钱雇的群众演员,而剧中的“儿媳妇”才是老父亲的亲姑娘。导演还夸这个所谓的“儿子”演的好,一次就通过了,以后还会给他更多的表现机会。
现在这些电视节目,为了收视率,无所不用其极,什么狗血的情节都能编的出来。只要有观众叫好,他们就可以在幕后偷着乐半天了。所以喜欢看那些所谓的情感继母的观众不要入戏太深,当成故事或笑话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