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为它是个岛国对海军特别重视,重要物资只能靠海运,所以日本的鱼雷最先进。
美国因为一战后国内抵触战争所以军费暴降,自然不行还因鱼雷闹出了笑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回港的日本商船外壳上经常会插着一枚没有爆炸的鱼雷,就像鲸鱼身上插了支捕鲸叉,颤颤地让人心惊。这就是美国海军军械局研制的“秘密武器”——MK14型鱼雷。
15枚鱼雷打不沉一艘油船
在美国参战的最初18个月中,海军潜艇装备的MK14型鱼雷的哑弹率高达70%。对此,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哭笑不得:“这东西最可靠的性能就是它的不可靠性!”不能爆炸的鱼雷不仅容易暴露潜艇位置,而且经常临阵误敌,眼睁睁地让敌人的船只逃脱。
1943年7月24日,L·R·达斯皮特艇长指挥的“黑鯵”号潜艇接到密码命令:截击日本最大的油船之一“都南丸”III号。达斯皮特艇长大喜:岛国日本把自己的商船队视若珍宝。击沉了这条“大鱼”,日本人的心可要疼得碎了。
很快,“黑鯵”号就追上了目标。那艘日本油船既没有海空护航,也没有走之字形航线,简直是摆在水面上的靶子。达斯皮特艇长抑制住心中的狂喜,迅速计算出对方的航速、方位,指挥自己的潜艇占领发射位置,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都南丸”发射了4枚鱼雷。但让艇长失望的是,他既没有听到鱼雷爆炸的声音,也没看到“都南丸”倾斜下沉,只观察到日本油船的舷边溅起几朵水花!
警觉的日本人像受到惊吓的兔子,大转弯加速准备逃跑。达斯皮特艇长顾不上改换发射位置,本能地命令鱼雷兵将艇艏发射管中的两枚鱼雷射了出去。这次,两枚鱼雷的轨迹几乎与目标的航线平行,斜斜地撞入“都南丸”的船艉,爆炸了。“都南丸”失去了动力,成了漂在水上的一条“死船”。“黑鯵”号可以随心所欲地向它发射鱼雷了。
按照教范规定,达斯皮特艇长指挥潜艇精确地占领了攻击位置,确保再次发射的鱼雷能以垂直角度击中“都南丸”的船身。“距离800米,鱼雷一枚发射!”鱼雷兵响亮地向艇长报告。与此同时,声呐兵报告鱼雷轨迹正常。达斯皮特艇长眼睛紧贴着潜望镜,盼着那团期待中的火光出现。但是,没有火光,只有一朵似乎见过的水花,又是一枚哑弹!随后,纳闷的鱼雷兵们又把7枚鱼雷接二连三地扔进水里。艇长从潜望镜里观察到的也只有7朵相同的水花。
德国鱼雷上的磁性引信和备用击发装置的问题世人皆知,磁性引信于1940年被停止使用,直到1943年才再次投入使用,但意大利的一种航空用磁性引信鱼雷却在整个大战期间得到了广泛使用。德国鱼雷中表现最好的是T-5鱼雷上的TZ5磁性引信,其主要部件是装有两个环绕装置的金属探测器。一种经过改进的TZ6引信则可安装到任何直径为21"(53.3cm)的鱼雷上,但直到战争结束这种鱼雷引信都未得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