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一个聪明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就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气氛。当别人尴尬时,要尽量帮其解围,使其脱离困境。
在一次家宴上,小周一直在抱怨水煮鱼不好吃:“要是让姨妈做就好了,她做这道菜是很有名的。”姨妈在旁边微笑不语。弟弟白了小周一眼:“这菜是姨妈今天特地做给你吃的。”小周大惊之下,知道自己出言不慎,一时不知如何解释,脸一下子就红了。姨妈笑着对小周说:“不用难为惰嘛!这菜不好吃是事实,我把糖当盐放了,明天姨妈重做,让你们尝尝并提提意见,让我这手艺更加有名。”
这类事生活中会常常碰到,别人会因为无意中伤害到你而感到羞愧万分、左右不是,这时你不妨用恰当的言辞宽容待之。
小袁曾经在商店把一位短发的售货员当作男同志招呼,当她转过身,小袁才发现人家分明是黛眉朱唇的小姑娘。售货员看到他难为情的样子,便打趣说:“看来我得穿裙子来上班了,不然恐怕连我的男朋友从背后也认不出我了。”小小的玩笑,显示出了她的善解人意和风趣,也让小袁的尴尬烟消云散。
在别人遇到人际难题时,假如你能够帮上忙或是为别人作出解释,你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走出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千万不要在旁边看热闹、偷着笑。
杨老师前几天与爱人吵架,早晨刚刚和好。不知从哪儿听说女儿受了委屈的丈母娘一早便气势汹汹地到学校找女婿评理。见此情景,一位熟人赶快打圆场说:“伯母,怎么您来时没碰到您的女儿啊?她说要到商场给杨老师买身西装,还要买些肉请您老人家吃饭呢!”别的老师也随声附和。老太太一听,知道女儿、女婿已经和好,不好意思再闹下去,乐呵呵地走了。事后,杨老师真的请岳母吃了饭。
让人尴尬的事总是突如其来,不管你与当事人是素不相识还是相知好友,在他突然陷入尴尬境地的时候,你应该尽可能地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围。
在别人出洋相的时候发出笑声是极不礼貌的举动,也可以说是对别人的侮辱。尽管你在笑时并不存什么恶意的讥讽,但在别人看来会认为是对自己出丑的嘲弄,而感觉受到侮辱。马路上不小心跌倒、大庭广众下说错话或是衣服扣子突然绷掉等等,都是很平常的事,应尽量做到见怪不惊,不要贸然发笑。
在别人尴尬的时候,如你实在不便插话帮助解围,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而不见,暂时离开,让别人能够无所顾虑地处理这些意外。把别人的尴尬事情当作故事、笑话四处张扬,这是不道德的。中国人特别看重面子,自己的难堪事越少被人知道越好。如果你在这方面不注意的话,就很可能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不管有无取笑的因素,都不要随意传播别人的尴尬事情,这是对别人应该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