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存在往往造成一种毋庸置疑的,不可证伪的,绝对的存在,与科学的可才能证明证伪性相反。而与科学相对的被概括总结为三类思想:权威,先验,定式。权威说了算,盲目相信头脑中的固有信念直接下评判,思维定式干脆不思考。总结起来有一个特点,不实证,科学不是想出来的,不是权威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真理是什么?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既然都绝对正确了,还需要去要个科学做什么,更何况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真理,又如何去相信真理。所以依我的理解,科学除了实验,什么都不应该相信。前半句改为“科学不盲信权威”更好。权威不是不能相信,只是不能盲信。事实论证的可信度,高于权威论证。权威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例如牛顿曾经是物理学的权威,但是他也犯下了支持光的粒子说、打压波动说的错误。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的内容表明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真理具有相对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真理是正确的,但也是需要通过实验来不断验证的。权威在当时是真理,但只有能经受得住实践考验的权威才能是真理,科学做的就是合理怀疑。
说着不唯上,可是做起来,又何其难?同样的话,同级的人说出来会被淹,高一级的人说出来就是议程,高两极的人说出来就是任务,高三级的人说出来就是纲领。科研领域更是,对于一个领域,对于一个博士的研究结果,还是学者的结果,还是院士的结果,哪怕内容相同,也是越底层越不对。
在学校,对于一刀切的行为,学生说出来是石沉大海,导员班主任说出来是可行性建议,校领导说出来就是以后半年内的基本任务。唯上不唯实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总是认为会有一个“圣人”,如果“圣人”错了,那就是“圣人”被别人蒙骗了,可是,“圣人”也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