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 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之交 好友;至交。谓亲密如一人。
一人有庆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 “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 ·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一人敌 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 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刀两段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寸丹心 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一之已甚 见“一之谓甚”。
一之为甚 见“一之谓甚”。
一之谓甚 谓一次已经过分。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见“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 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天一地 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一天星斗 ①满天星星。②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 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③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④犹言满城风雨。
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
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元复始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 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 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五一十 ①以五为单位往下计数。②形容叙述得原原本本,没有遗漏。
一支半节 谓一小部分。
一不扭众 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一切万物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一切众生 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复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复”。
一日千丈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一日千里 ①形容马跑得极快。②比喻人才智出众。③形容进步或发展的 迅速。
一日之长 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一日之长 谓才能比别人稍强。
一日之雅 犹言一面之交。
一日万里 形容行动迅速,进展极快。
一日万几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一日万机 见“一日万几”。
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 见“一牛吼地”。
一手一足 比喻一个人或一人之力。
一手一脚 见“一手一足”。
一手包办 ①一人全部办理。②个人独揽。
一手遮天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 “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片冰心 谓心地纯洁,性情淡泊。
一片宫商 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 用作乐声的代称。
一片散沙 见“一盘散沙”。
一仍旧贯 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 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一反常态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介之士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不苟 见“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文不名 形容极其贫困。
一文不值 见“一钱不值”。
一文如命 见“一钱如命”。
一心一力 同心协力。
一心一计 同“一心一意”。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 一条心。
一心一意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 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无二 同心共志,没有两意。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 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以贯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 理论贯通始终。
一以当十 一人可抵过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一世之雄 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世龙门 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 讽刺意味。
一本万利 用极少资本牟取最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生一世 从生到死;一辈子。
一生一代 同“一生一世”。
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矢双穿 犹一箭双雕。
一丘一壑 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 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 邱”。
一代风流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 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式一样 完全一样。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 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 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至於此 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於斯 同“一至於此”。
一吐为快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 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帆顺风 同“一帆风顺”。
一年一度 谓每年一次。
一年半载 约计时间之词。多则一年,少则半年。
一行作吏 一经为官。
一决雌雄 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一衣带水 《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 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隋将伐陈,陈在长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一字一句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一字一板 ①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②指严肃认真,毫 不苟且。③犹言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一字一珠 形容歌声圆润。语出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 转喉疑是击珊瑚。”后亦以“一字一珠”称誉文章华贵。
一字千金 ①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 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②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一字千秋 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一字不苟 一个字也不随便。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反复锤炼。
一字不易 《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开元间,苏颋、齐澣、苏 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狄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后因以“一字不易”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亦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一字长城 谓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一字连城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 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后因以“一字连城”极言文字价值的崇高。连城,指“连城璧”。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一字褒贬 原谓《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 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后亦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有分寸。
一如既往 完全象过去一样。
一走了之 谓不顾而去。
一技之长 指有某种专长或技能。
一花独放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 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步一鬼 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 鬼也。”本谓鬼很多,后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趋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 人突得高位。
一见了然 犹一目了然。
一见如故 见“一见如旧”。
一见如旧 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见倾心 一见面就产生倾慕的情感。
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 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吠百声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男半女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一串骊珠 形容歌声圆润,唱时如一串明珠。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 孰劣,绰答:“高情致远,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讠永,许将北面。”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及《晋书·孙绰传》。
一邱之貉 见“一丘之貉”。
一身两役 一人兼作两事。
一身是胆 全身都是胆。形容极其英勇无畏。
一佛出世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 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坐一起 犹言一举一动。
一坐皆惊 见“一坐尽惊”。
一坐尽倾 满座倾慕。
一坐尽惊 谓满座皆惊服。
一迎一和 一味迎合。
一言一行 一句言语和一个行动。亦谓每句话,每个行动。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 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一言千金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一言半句 见“一言半语”。
一言半辞 见“一言半语”。
一言丧邦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
一言兴邦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一言难尽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非一语能够说完。
一表人才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 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一表非凡 见“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一表堂堂 形容仪表堂皇。
一长一短 形容琐谈不休。
一长二短 ①指意外的变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一长半短 见“一长二短”。
一拍即合 原指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够互相吻合。
一枝一节 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一板一眼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 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
一板三眼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四拍子的叫一板三眼。比喻义 与“一板一眼”同。
一枕邯郸 见“一枕黄粱”。
一枕南柯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 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一枕黄粱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 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
一枕槐安 见“一枕南柯”。
一卧不起 谓一病不愈。
一事不知 见“一物不知”。
一事无成 谓事业上毫无成就。
一来二去 指经过一段时间逐渐产生某种情况。
一些半些 形容极少。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 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一呵而就 一口气完成。
一呼再喏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众多。
一呼百应 一声呼唤,人皆响应。形容接应的人很多。
一知片解 犹一知半见。
一知半见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一知半解 所知不多,理解肤浅。
一物不知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谓知识尚有欠缺。
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至公 见“一秉大公”。
一秉虔诚 谓诚心诚意。
一往而深 见“一往情深”。
一往直前 见“一往无前”。
一往情深 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一往无前 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一命之荣 谓受任一官的荣耀。
一命鸣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一命归西 见“一命归阴”。
一命归阴 指死亡。
一念之差 一个念头的差错。
一念之误 见“一念之差”。
一肢一节 见“一肢半节”。
一肢半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一狐之掖 见“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 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贵的皮毛。
一刻千金 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一波三折 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一波万波 见“一波纟毚动万波随”。
一定之规 ①一定的规律或规则。②喻已经打定的主意。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 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一定不移 见“一定不易”。
一官半职 泛指普通的官职。
一空依傍 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一门心思 一心一意。
一门同气 谓同门兄弟。
一床两好 犹言一对璧人,谓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草一木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相情原 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 主观意愿。
一柱承天 见“一柱擎天”。
一柱擎天 ①一根柱子托起天来。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 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后用“一柱擎天”比喻能够独力担当天下重任。②泛指山势雄拔。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 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一面之交 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
太多了,网址在下面,自己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