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千千万,在这千万句之中的一句“说曹操,曹操到”应该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人人都用过吧。然而人们对熟悉的事物很多时候其实了解并不全面,只记住了最广为人知的部分。
比如这句“说曹操,曹操到”,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还有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知道这句话前半句的人很多,但是知道他后半句的人却很少,那么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说曹操曹操到这半句来源于曹操的一次战役。曹操的父亲在徐州被杀,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就发兵徐州,但是半路上陈宫和张邈叛变,曹操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就转战对付吕布可惜在濮阳之战中被吕布打败,只能退兵30里。
退兵之后,曹操又不甘心,又战吕吕布。然而吕布在陈宫和张邈的计策之下,又差点抓住曹操,千钧一发之际。曹操以手掩面想偷偷逃过。吕布在这时却用他的方天画戟敲了一下曹操的脑袋 ,问他有没有看到曹操,曹操随便指了个方向,吕布就去追了,曹操因此捡回了一条命。于是就有了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俗语。
其实像这样只知道前半句话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常常被误用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际上是“人不修为自己,就为天地所不容”的意思。我们在碰到这些俗语时应该尽可能的多了解一点它的前后以及背后的故事,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这些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