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高发于老年人,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冠心病属于终身疾病,一旦确诊,就无法治愈,需要每天吃药维持,而且动辄就是一大把药,这一点让患者感到很害怕。
冠心病真的很可怕吗?为什么?冠心病,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的发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心血管狭窄,出现心肌缺血而致心绞痛,一般来说冠脉狭窄超过50%即可确诊为冠心病。冠心病是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的,但得了冠心病的患者也能一样很长寿。
曾经就有一位冠心病患者,得病20多年。在他50多岁刚刚确诊的时候,每天都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突然死亡。自从确诊后,他就什么工作也不做了,每天呆在家里,最害怕心脏不适,一旦有任何的不舒服,就得赶紧去医院。一年365天,光是跑医院输液就得有好几个月。连他的家人都觉得老人家太过于谨慎了。但是事实证明,现在20多年过去了,他仍旧很 健康 地活着。而且,以前照顾他的老伴,现在身体反倒不如他了,换做他来照顾别人了。这得益于他的谨慎,也得益于后来他心态的调整。从最初的不敢动,到后来干一些家务活,每天出去活动一下,从最初的经常跑医院,到后来的症状越来越轻,他整个人的心态、睡眠也好了不少。
要问冠心病可怕,其实这位患者的经历足以说明。冠心病患者适度的谨慎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过度紧张,要知道,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和常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的。
冠心病可怕在病情持续恶化!说冠心病可怕,是因为它病在心脏,这个号称是人体“发动机”的器官。而且,还是心血管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必然会影响心脏正常的运作,使得全身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如果冠脉狭窄超过50%,患者可能会有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尤其是发生在体力活动后、情绪波动后,这一点会让患者感到害怕。
而如果冠脉狭窄超过75%,患者随时面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的风险,到时候就是急性心梗突发。而急性心梗的危害可想而知,可能就直接要了患者的命。即便是经过及时的救治后,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严重会致心衰,给患者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另外,心梗也随时有复发的风险。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可怕之处。
冠心病不可怕,因为不是绝症!说冠心病不可怕,是因为它虽然不可治愈,但并非绝症。如果患者能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坚持长期吃药, 健康 生活,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与常人一样生活,甚至比常人还要长寿。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脏足够强大,虽然坏死的心肌无法再生,但是心血管却可以再生。换言之,即便冠状动脉被堵塞后,心脏还会建立侧支循环,帮助恢复心肌的正常供血和供氧,维持心脏的正常运作。而等到侧支循环建立之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其实与 健康 人一样,所以也就能正常生活,也能很长寿。曾经有研究者对百岁老人所伴有的疾病进行过调查,发现其中约1/3的老人有冠心病病史。这足以说明,冠心病并非绝症。
只不过,心脏侧支循环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需要患者规律用药, 健康 生活,远离任何可致病情恶化的威胁因素,如此才能顺利度过过渡期,给侧支循环的建立赢取足够的时间。而一旦侧支循环建立后,你会发现心绞痛症状反而越来越轻了,发作的也不那么频繁了。这时候,患者仍需坚持用药, 健康 生活,可以更放心了。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 健康 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冠心病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同探讨!以前很可怕,现在不可怕!
为什么说冠心病以前很可怕?
提到绝症,大家第一印象就是癌症,也很重视,但对于冠心病,虽然大家都很了解,却根本不知道严重性,很多冠心病患者和其家属都不放在心上,在他们的思想里,大不了放支架就能好,根本不觉得冠心病有多可怕。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一些专家起到很大的作用,过度强调药物的作用、夸大支架手术的地位。
以前的医学对冠心病没有任何办法,可能有些人会不同意,阿司匹林?支架?搭桥?
你看看那个冠心病患者,通过吃药而痊愈,我并不是反对药物的服用, 药物只能在冠心病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只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在患病病情严重时,进行控制,维持。
支架和搭桥手术,只是一种急救手段,并不是治疗手段 ,先不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介入手术,就算手术成功,以后依然有种种风险,你并不是逃离死神了。
终身服药?治疗?这就是个笑话, 你看那个正常人需要天天吃药的。
为什么说冠心病现在不可怕?
医学一直在进步,以前无法治疗的“绝症”,不代表一直都无法治疗。
对症下药,只有找到疾病成因才可以治愈病情,而为什么冠心病肆虐这么多年,都无法被攻克?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源头出现了问题,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这些真的是冠脉狭窄引起冠心病的原因吗?
并不是,因为很多病人血脂不高,饮食也很清淡,却依然患有冠心病,这是什么原因?
真正的病因在于脊柱,当我们的脊柱、胸椎出现问题的时候,会造成支配心脏的神经,内脏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放电,最后引起冠脉血管的痉挛,长期痉挛会造成冠脉狭窄,最后发生冠心病。
针对这一原因,对数千例病人进行神经调控治疗,解除神经持续放电引起的冠脉持续痉挛,通过心脏自身射血压力,重新扩张痉挛变细的冠脉血管。有效的解决了冠心病的冠脉狭窄,病人不需要上支架也不需要搭桥,甚至心衰的病人,连强心药都不需要用,就恢复了正常。
我现在可以自豪的说:大部分冠心病已经可以临床治愈了,3000余例冠心病患者重新恢复了 健康 。
作为一个心内科医生来说,见过冠心病的各种恐怖后果,无论是猝死,还是急性左心衰。而且冠心病在《黄帝内经》中就曾有这样的恐怖描述“真心疼,朝发夕死”。所以,我可以说冠心病是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单通俗的讲(不说指南定义),它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当然,急性心肌梗死有包括很多分型,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我们提到的这些冠心病的分型中,除了稳定性心绞痛之外,其他的所有类型还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如其名,就是突出冠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说的严重点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要及时的介入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冠脉搭桥治疗的原因所在。
说完这些,手机前面的你觉不觉得冠心病可怕呢?是的,这么一说还是挺可怕的。但是,大家又可以放心的是,冠心病不同于肿瘤,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一种疾病。是人类在二十世纪末在治疗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一种疾病,所以,只要您或者身边的人高度怀疑冠心病,那就尽早的正规治疗,一般说来,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
由于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重视,其发生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仅以北京为例,自2007年至2009年期间,35岁~44岁的心梗发生率就增加了31.8%,由此可见,我们只有足够了解和重视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防治冠心病。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是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
二、临床中,冠心病都包括哪些类型:稳定型心绞痛、缺血心肌病、隐匿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以上很多名称我们大家可能都有过耳闻,并且通过名称我们也能感受到它危害,比如心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冠心病的危害。
三、冠心病为何危害之大:
(1)解剖层面:冠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供需不平衡,也就是冠脉因为狭窄或堵塞致使血流量的供给达不到心肌的需求,从而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也就出现了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症状之重,危及生命;
(2)诱发因素: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多样,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以及生活中的情绪激动、饮食过饱、寒冷刺激、烟酒嗜好、心动过速、过于劳累、作息不良等,都可以诱发冠心病——诱因之多,患病之广;
(3)症状隐匿:很多冠心病病人交流时叙述一开始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诊治时,已经到了冠脉严重狭窄、甚至堵塞的局面,这些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通过及时抗凝、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以及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来成功的挽救了生命,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因为失去最佳治疗时间而遗憾死亡——病情隐匿,来势迅猛;
我们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到,冠心病发病确实非常可怕,因为它不仅能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段医生特别提醒:
(1)冠心病虽然可怕,但完全可防、可控、可治,我们只要对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加以改变、诱发因素的控制、症状后及时诊治等措施,完全能够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2)建议冠心病的朋友,至少每年复查一次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及时了解病情,控制诱发疾病。
(3)如果出现心前区的压榨样疼痛或濒死感、胸闷、胸痛、左肩膀和左上肢疼痛、心慌等可疑症状时,务必要及时就医治疗,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关注段医生, 健康 又 养生 !冠心病真的很可怕,因为一旦临床发病来得快、治疗的病程也快、治效的有效率高、治疗方法也多、但猝死率高,因此既是人们最害怕的疾病,也是人们在选择通向死亡时最愿意患的病,因为快。可谁也不能预测将来以什么形式离开这个世界。
可怕之处: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剥夺你的生命。
1.心绞痛发作时有频死感和恐惧感,但含服硝酸甘油后大多数迅速缓解。接下来药物治疗还是血管重建,但戴上这顶帽子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2.急性心肌梗塞:胸骨后绞榨、撕裂样疼痛会有极度的恐惧感,如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脏破裂可能在十秒内意识丧失,不及时发现抢救死亡率极高。二个月前我在上门诊时护士急叫我:有人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