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借花献佛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

借花献佛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积累成语的意识,对提升自我有益无害。那形容工作态度我们会用到哪些成语?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形容工作态度的成语相关内容。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借花献佛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借花献佛

 拼音:

 [jiè huā xiàn fó]

 解释:

 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举例造句:

 李总,今天在老王的家里喝酒,我就借花献佛,先敬您一杯了。

 成语典故:

 从前有一菩萨,生于钵摩国,当时他是一位外道的修行者,名字叫儒童。儒童跟著老师学习天文,饱读众书,不管是听到的、或见到的都能马上融会贯通;个性又真实孝顺,国人非常嘉许他。

 一天,老师对儒童说:“你学道各方面都具备了,何不开始游历他方去教化人呢?”儒童回答:“弟子宿生贫穷,没有什么可以报答老师,不敢离开;而母亲又生重病无法医疗,只有靠行乞取药物。”老师说:“你真是孝顺啊!”

 儒童顶礼而退后,开始周游近国,一天见到有五百位外道修行者,集合于讲堂准备一高座。高座者一旦升坐,众人便开始问难,凡是学问渊博,不被考倒的,就赠予他女人及银钱五百。儒童看他们个个智慧浅薄,连问难都不太会问,便向大众说:“我也是修行人,可以加入你们的讨论吗?”大众答应后,儒童便升上高座,并对大众的问难,都能对答如流,所说的道法深远而广泛。于是,大众便异口同声地说:“您的道行高明,可以当我们大众的老师了!”

 此时,儒童却下座顶礼辞退。大众又不约而同地说:“您虽然智慧高人,却是异国之人,恐怕不能接受我们国家的`女人,全部换成金钱送给您好了。”

 儒童便回答:“真正有修行的人,是看他的德行;而我所修的更是无欲之道,以道传神,以德授圣,神圣相传,绵延不朽,如此才是真正的继承者。如果你们破坏修道的根本,将来便无后继之人。”儒童说完即行离开,在场的五百位修道人都感到羞耻。

 原本被当做赠物的女人,此时开口说了话:“那位清高的知识,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正仁君子啊!”于是女人马上撩起衣服,徒步四处找寻那位心目中的君子。一路来到了钵摩国,却已经精疲力竭、脚足长疮,便在路旁休息。

 就在这个时候,钵摩国国王制胜在巡视国界,遇到了正在一旁休息、疲惫不堪的女人,便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在路边?”女人向制胜王报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国王听后便喜欢、称赞她的志趣,同时又可怜她流落他乡,便想认她做干女儿,带她一起回宫。

 女人便说道:“我们来自不同的姓氏,我怎么可以白吃白住呢?如果国王您可以给我一份差事做,在下就可以跟著大王您回去。”制胜王说:“那好,你就专门采花来给我装饰好了。”女人便恭敬从命的跟著大王一起到宫中,每天采名贵的花供大王使用。

 其后,儒童回到了钵摩国,却见到路人们不是在忙著填平路面、就是在打扫脏乱,疑惑的他便问路人:“今日国家里是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吗?”路人们欢喜地回答道:“是啊!定光如来将来我国教化大众,所以举国上下无不欢欣。”儒童听了,便心生欢喜寂然入定,保持心净无垢,知道了佛陀即将到来,于是向路前的采花女子,乞得了五朵鲜花。而此时全国上至国王、王后,下至什民百姓,大家也都排班在道路的两边,儒童更也取得小小一块地方,亲自排班恭迎佛的到来。

 突然,有一喊道:“前方有一条小溪,水流湍急,土石正流得不停呢!”儒童说道:“我若以神通之力,一下子就可填平,但是,大众要知道,真正的供养应该身体力行、亲自去作,才是最殊胜的供养。”便决定不使用神通力,而亲自搬石运土填平溪流。

 就在大众齐心协力地填土时,佛陀到了,而眼前的地有一些却还没有填平!眼见路面潮湿,儒童便解下身上的鹿皮衣盖在湿地上,并用五朵鲜花撒在佛身上供养佛,花絮飘落在空中,佛陀便告诉他:“经过九十一劫,你当成佛,号为能仁如来,所住世界颠倒,父子互相仇恨,国王不勤政不爱民,你得在那里济拔众生,到时候得度者将难以算计。”

 儒童听了心生欢喜,跳跃虚空,离地七仞再从空中而下,用自己的头发铺地,让世尊踏过。

 世尊经过之后,便告诉诸比丘:“我并没有踏过的这块土,因为它是授记之处,至尊无上,只要有智慧的人,就知道应该在此处建造宝刹,其中功德同于授记。”此时,诸天人也都齐声赞同说道:“我们一定会在此地盖宝刹。”当时,就有一位长者之子,叫做贤乾,马上就以一根木柴,插在地上说道:“我已盖了宝刹!”诸天人便欢喜赞言:“虽是凡夫平民之子,却有著圣人之智慧啊!”贤乾于是取出宝物,就地建设宝刹,顶礼说道:“今天承佛陀教化,在此立宝刹,会有什么样的福德呢?”世尊便慈悲地说:“当儒童成佛时,你就会被授记了。”

 此时,佛陀便告诉鶖鹭子:“儒童就是我的前身,而卖花女则是现在的俱夷,长者子贤乾即是座中的非罗夷。”非罗夷一听,立刻顶礼佛足,佛便为他授记:“后当成佛,名为快见。”

 佛说此经已,诸四众弟子,天人龙鬼,无不欢喜,顶礼佛足。

 借花献佛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借花献佛

 成语拼音:jiè huā xiàn fó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献:献祭。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成语来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成语造句: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借花献佛,热烈庆贺王支书北方取经胜利归来。”

 借字开头的成语

 借花献佛

 包含有借字的成语

 草船借箭 背城借一 借花献佛

 儿童成语故事之借花献佛

  成语 : 借花献佛

  拼音 : jiè huā xiàn fó

  解释 :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造句

 1.现在他想用你的话,借花献佛,送给你。

 2.这则笑话是网友寄来的,我借花献佛,转寄给你,博君一笑。

 3.这是别人送给我的礼物,现在我借花献佛,转送给你。

 4.送给女人的东西,很少是真正自己的,拆穿了都是借花献佛。

 5.我就用这杯现成的酒,借花献佛,祝你步步高升!

 6.你好,首先声明我是借花献佛了,我在护肤杂志上面看到的。

 7.今儿有人送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借花献佛了。

 8.徐永光是中国慈善事业最知名的专家之一,他在2011年写了一篇文章,批评陈光标随意捐赠现金,还从其他企业家那里募集善款、借花献佛的行为。

 9.这房子是朋友的,我只不过借花献佛,让你先有个地方待下来,不必谢我。

 10.在寿宴上,老王举杯说:“今天承蒙邀宴,小奋就此借花献佛,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