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三国的这段历史中,袁绍是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出身于东汉著名士族“汝南袁氏”,其家族四代中有五人官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当时最显赫的三个官职)。由于家庭背景显赫,袁绍年轻时就受到朝廷重用,官至中军校尉,掌管京师卫戍部队。
后来董卓专权,天下大乱。袁绍被推举为“关东联军”盟主,带头讨伐董卓。董卓垮台后,袁绍相继占据了冀、青、并、幽四个州(州相当于现在的省,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然而,袁绍最终却没能将优势扩大为胜势。“官渡之战”大败于曹操后,袁绍在北方的势力锐减。公元202年,袁绍病逝。几年后,冀、青、并、幽四个州悉数被曹操吞并,袁绍家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问题来了,袁绍明明抓到了一手好牌,他是如何将其彻底打烂的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多都会认为袁绍不识人才,刚愎自用,昏庸无能。用书中曹操对他的一句话评价就是:“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不过,真实历史上的袁绍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袁绍年轻时就喜欢结交豪强,好养死士,大有模仿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之风。后来袁绍拥兵割据后,对前来投奔的人才也都是以礼相待,比如刘备走投无路时跑到袁绍的地盘,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前去相迎,所以说袁绍不识人才其实并不客观。不过,袁绍最大的问题是识人而不会用人,他网罗了大批人才,但在用人方面却远不如他的主要对手曹操。
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郭嘉早年曾投奔袁绍,但不久之后郭嘉就决定下野回家了。临走时郭嘉对袁绍的其他谋士说了这样一句话:“袁公徒欲效仿周公礼贤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与这样的人一起定霸王之业,难矣!”
早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就建议他应该趁机将正在河东地区流亡的汉献帝迎接到邺城,如此一来就可以掌控皇帝,为自己增加政治资本。然而袁绍却认为将皇帝接到自己地盘会削弱自己权力,因此不予采纳。结果一年之后,曹操在荀彧的建议下迎汉献帝至许县,并更名为许都。袁绍这才回过神来,可惜悔之晚矣。
袁绍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其中袁尚长得比较帅气,而袁绍又是个爱美之人,所以特别喜爱老三,并有意让袁尚成为自己的接班人。沮授苦心劝诫说:“将军如果执意如此,恐怕将来会祸起萧墙。”袁绍觉得沮授的话又点道理,但也不甘心让老三受委屈,于是就想出了个折中方案: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以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留三子袁尚在自己身边。袁绍对外界的解释是让这几个孩子各据一州,以考察他们的才能。可事实上,这却为后来袁绍家族分裂和覆灭埋下了种子。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之间的大决战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然而就在双方秣兵历马准备开战前夕,曹操集团内部却发生了重大问题:刘备叛变,占据徐州。曹操为了解决后患,决定立即亲征刘备。此时,谋士田丰立刻对袁绍说道:“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如今曹操东击刘备,一时不容易罢兵,我们现在举兵攻击曹操的后方,必可一往而定。”可是,袁绍却对田丰说:“我儿子正在生病,我现在哪有心思去打仗。”田丰听罢气冲冲地出来,举杖击地说道:“千载难逢的时机,就因孩子生病丢掉,惜哉!”袁绍听说田丰说他坏话,很不高兴,从此疏远了田丰。
刘备战败后投奔袁绍,袁绍这才决定攻打曹操。田丰再次进谏说:“如今战机已失,不如与曹操打持久战。将军据有山河之固,拥有四州之众,只要选拔精锐为奇兵,频繁对曹操发动小规模突袭,让曹操疲于奔命。不出三年,曹操必败。”袁绍本来就对田丰有意见,所以对他的建议一概不予采纳。田丰认为此事干系重大,于是极力劝阻,结果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将田丰打入大狱。
建安五年(200年)八月,袁绍与曹操分别屯兵于官渡对峙,“官渡之战”正式打响。袁绍的兵力比曹操高出约五倍,所以占压倒性优势。然而在这场决定命运的战役中,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致命失误,结果反而被曹操以弱胜强,彻底击溃。
袁绍败退回到邺城后对自己的亲信说道:“吾不用田丰言,如今要被他看笑话了。”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尴尬,袁绍竟下令杀死了田丰。
纵观袁绍之败,其实主要输在两个方面:一是袁绍识人而不会用人。许多人认为曹操手下的谋士和将领能力都要远高过袁绍手下的谋士和将领,这其实是个误解。比如田丰、沮授的才智未必就不如荀彧、荀攸,但他们没有遇上一个知人善任的主公,自然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二是袁绍好谋无断,他经常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很复杂,该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一点在与曹操的对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就这样,袁绍亲手将自己手中的一副好牌活生生打成了烂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只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