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爆笑笑话 - 《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之死,真的只是因为“好色惹的祸”吗?

《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之死,真的只是因为“好色惹的祸”吗?

西门庆之死,表面上看起来是好色惹的祸,但实质上却不是死于好色,而是死于?背叛与出卖?。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整个故事,说的都是背叛与出卖。施耐庵基于伦理故事,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含义。

那么,西门庆之死又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潘金莲为何是九十三岁

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水浒传》的潘金莲、潘巧云隐喻的是元末义军领袖张士诚的两个部将,也就是背叛张士诚的潘元明、潘元绍兄弟。

公元1366年,李文忠攻打杭州,守将潘元明归顺了朱元璋。镇守苏州的潘元绍,是张士诚的女婿,也在常遇春的攻击下,杀掉七个妻妾,也投降了朱元璋。潘氏兄弟的背叛,导致大周政权的倾覆,张士诚被俘,然后自缢而死。

以潘金莲、潘巧云这两个淫妇的无耻出轨,来讥讽潘元明、潘元绍的背叛,似乎很有道理。这个立论应当是基于施耐庵就是?施彦端?,曾经是张士诚幕僚的传闻。实际上,张士诚的败亡不止因为潘氏兄弟的投降,或者说,潘元明、潘元绍归顺朱元璋,不是导致张士诚灭亡最直接的原因。

《明史》记载,李文忠攻打杭州,开城投降的是谢五,而不是潘元绍。况且,《明史?太祖本纪》中评价:?潘原明全城归降,民不受锋镝?,潘元明的做法符合施耐庵《水浒传》的立意,?天下太平?百姓才能?受些快乐?。

苏州失守,则是因为张士诚不听人言,困守孤城,犹自骄奢淫逸,最终被有勇有谋的常遇春打破城池,可谓自取其败,不能让潘元绍背锅。

施耐庵不会糊涂如此,把张士诚的失败,归咎于潘元明兄弟。甚至,让全城百姓遭殃,绝不是施耐庵所赞同的。另外,说潘金莲隐喻了潘元明,那么,西门庆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岂不是更无辜吗?

要解答西门庆的死因,还得从潘金莲这里着手。

却说西门庆邂逅潘金莲,魂便被勾走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诟病西门庆。然而,因为王婆的出现,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最终导致事态恶化,因奸情败露而杀人。因而,王婆无疑是西门庆的掘墓人。

西门庆垂涎潘金莲的美貌,便找王婆打听这个妇人的情况。王婆当时说了一句很古怪的话:

那娘子戊寅生,属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岁。

这句话在《水浒传》中并不显眼,就是王婆调侃西门庆的玩笑话。然而,就是这句话,?逗漏?了施耐庵写西门庆、潘金莲故事的用意,也是西门庆之死的根本原因。

那么,王婆的这句话又是怎样隐喻了西门庆死于非命的呢?

潘金莲比武松小三岁

潘金莲原本是良家妇女,不畏大户主人淫威的刚烈女子。因为武大郎的无能,逐渐堕落成了?为头爱偷汉子?的坏女人。武大郎为躲避清河县?奸诈的浮浪子弟?的纠缠,搬到了阳谷县。

与西门庆勾搭成奸之前,潘金莲先勾引过武松。书中写道,潘金莲问武松青春几何,武松答道,今年二十五岁。潘金莲无比妩媚的自暴年龄,说:?长奴三岁?。

原来,王婆没有说笑,潘金莲就是生于戊寅年,属虎,恰恰就是九十三岁。为何?

9+10+3=22,潘金莲不就是?九十三?岁吗?

《水浒传》故事有一条隐藏的时间顺序,鲁智深的禅杖重量告诉我们,自嘉佑三年(1058年)起,六十二年后,便是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有没有戊寅年呢?确实有,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干支戊寅。潘金莲二十二岁,也就是说,这段故事发生在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宣和二年。

施耐庵写书,不会乱来,时间顺序是十分严谨的。王婆说潘金莲属虎,实际上也是《水浒传》故事的一个时间节点。

再往上数,武松就应当生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即1095年,干支乙亥,属猪。

但是,这样写之于《水浒传》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施耐庵的故事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宋哲宗什么事。

而且,王婆在介绍潘金莲年龄时,特别加了一个词?新年?。也就是说,要翻过年去,潘金莲才二十二岁。这岂不是十分矛盾吗?

当然,潘金莲有可能说的是虚岁,王婆说的是实岁。其实,按照风俗而言,男论虚,女论实,不存在同一处故事又论虚岁,又论实岁的。这就是一处文本矛盾。

难道施耐庵如此粗心大意吗?绝不是,《水浒传》这样写,大有深意,而且,?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