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搞笑笑话 - 母系氏族社会真的存在过吗?

母系氏族社会真的存在过吗?

母系社会,一方面是繁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在文明时代更有经济能力采集女性。

中国的押韵文化和红山文化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和实物,母系社会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时间比父系社会长得多。现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地方还是母系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女性地位较高,其实是母系文化的传承。

到了游牧狩猎,男性占据主动,母系氏族社会退出历史舞台。

考古发掘可以从墓葬中推断,根据墓地的结构可以判断社会结构和成员身份,发现社会的基础是围绕着女性的。从随葬品的数量也可以看出女性的经济地位。还有女性生殖崇拜的艺术作品。

古代女神通常是大地女神和生殖女神。这些女神进入宗法社会后,在文化上留存并演化为新一代政治权力符号(男神)的母亲,从而在不相关的神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如希腊罗马神话体系中的盖亚和得墨忒耳。芬兰史诗《卡尔瓦拉》中也提到拉普人的北方土地Pohjola有一个强大的懂得魔法的女主人Louhi,而芬兰索米英雄与拉普人的斗争,在我看来是古代母系氏族文化与新兴父系氏族文化斗争的象征。

据金枝说,还有一个模糊的证据表明,在罗马君主制时期,有记载的国王似乎没有名字的传承,这应该是其他正常君主制国家的延续。

因此,据说早期的罗马君主政体曾经是母系社会...即皇位的延续性由女子体现,真正的国王是王后,记载中所谓的国王只是“国王的丈夫”这一角色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罗马三个部落如何合并的传说。其中提到,拉丁人用诡计绑架了另外两个部落的妇女,并使她们怀孕。然后当另外两个部落的老老少少联合起来复仇的时候,被拐卖的妇女用眼泪让她们的丈夫和兄弟化干戈为玉帛...有学者认为这其实是罗马早期是母系社会的证据,实际上被拐卖的妇女是部落的首领等等。...

母系社会的定义是模糊的。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社会。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人类种族的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体力和力量。在野生动物中,很多雄性争夺一个雌性的交配权,我认为母系社会的基础可以由此发展。人类这种中等大小的生物,单独与其他野兽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但是当它们聚集多个雄性争夺交配权时,可能会合作捕猎,而人类雌性的繁殖与其他生物有很大不同。因为人类没有固定的发情期,所以这种争夺交配权的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保证了在一个人类雌性的周围总会有相当数量的雄性,也可能意识到这样更有利于生存,这就可能进一步形成更大的分工和群体。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母系社会是建立了,但不可能建立母系社会,因为个体能力的差距可能只是简单的生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