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就是捡拾缺失的东西。
左补遗:负责指出皇帝决策的错误。它属于抗议组织。是有七八品的小官。
杜甫的职业经历
天宝六年,玄宗召集天下“全才”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因为电力部长李导演了一场“不留遗风”的闹剧,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落选了。由于科举之路不可行,杜甫只好求助于权贵之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无果而终。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要举行三大祭拜太清宫、太庙、天地的仪式。杜甫于是在天宝九年冬献上三件“大礼”,受到玄宗赏识,命人安置在集贤院。但是,他只有参加选举和等待分配的资格。由于主考官仍是李,他没有得到官职。天宝十四年,杜甫被封为河西卫之类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担任此职,于是朝廷将他改为右护统领府兵曹(一个低级官员,负责护卫甲胄之杖,管理门禁钥匙)。杜甫因为44岁,在长安待了十几年。为了生计,他接受了这份无用的工作。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冒险到凤翔投奔苏宗,五月十六日被苏宗授予“左集”称号,故称“杜集”。没想到,杜甫不久就因抢救房屋被贬到化州(今华县),触怒了苏宗,负责祭祀、音乐、学堂、选举、医疗、考试等。
今年九月,长安被收复。11月,杜甫回到长安,仍留在那里收集遗体。他虽然忠于职守,但最终因方毅案受到牵连,于甘源元年(758年)六月被降职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