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饭后,两个人随便找一本书,翻一页,问对方某人是什么书,什么句子,甚至什么页码的东西。输的人直接把茶倒在胸前,茶香伴着亲昵,优雅而不低俗。(李清照曾在《石头记序》一文中回忆婚后住村时与丈夫赌博的情景。文章说:“我记得每次饭后,我都会坐在堂上,沏上茶,指的是书史的积累,说一个东西在一本书里,一卷书里,哪一页哪一行,是不是中间,是不是输赢,都是茶。中间我举起杯子笑到茶在怀里翻倒,却喝不下去。我愿意永远想家!”)
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使用过这一代码。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凉,簌簌黄叶关窗,怀古夕阳西下。
春来醉难眠,赌书泼茶,在当时是不寻常的。
注:她老公是碑文学家。
2.纪晓岚生日庆典的故事。
清乾隆在王翰林为他的母亲举行生日宴会,并请纪晓岚做了一个即兴的生日讲话。老纪没有拒绝,只是当着满屋子客人的面脱口而出:“这个女人不是人。”当老太太听到她的脸色变化时,王翰林非常尴尬。老姬不慌不忙地念着第二句:“九仙女下凡。”顿时观众活跃起来,纷纷称赞,老太太化怒为喜。老纪接着念第三句:“生个儿子做贼。”所有的客人都变得哑口无言,喜悦变成了尴尬。老纪喊了第四句:“我偷了仙桃,给了我妈。”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
张喜安(990-1078,叶紫),北宋著名诗人,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妃子。当时,经常和张喜安一起吟诗的苏轼,带着许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这位老先生对自己的美貌有何感想。张喜安接着漫不经心地读道:“我已经80岁和18岁了,你的美丽是我的白发。与卿同岁,只隔一枝花。”
幽默风趣的苏东坡马上唱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花白头发,红妆。两宿在被子里,一株梨树压海棠。”
4:
一个老人老婆少,生活肯定不和谐。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宰相,娶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生活很难让她年轻的妻子满意,她耐不住寂寞,偷偷勾搭上了极其年轻的人。
一个中秋之夜,老丞相出门回家,听到房间里传来男女调侃的声音。他藏在窗户下偷听。“看你像面团!”“看你像个粉球。”“你的老夫子?”“像一个烧焦的老干洋葱!”首相越听越生气。他忍了忍,去了另一个房间睡觉。
第二天,宰相摆上月饼和水果,把小娘子和书卷气极了的人叫来,让他们背诗反对。总理先是念叨道:“八月十五是正东,突然听到房间里传来笑声。面团配粉团,老葱外亮。”一听丞相知道了,我家小娘子也不害怕,干脆把歌唱对了:“八月十五在西,功夫休了少女妻。虽然你们一起活着,但是死了就是别人的了。”事情败露,他万分焦急,赶紧向主人道歉,并朗诵了一首诗:“八月十五日已满,丞相可以在肚子里撑船。大人不怪小人,也不会再犯。”
5:
宋代的一位学者陈季常有点怕他的妻子。好友苏东坡为了嘲笑这位自称“龙丘和尚”的妻管严先生,写了一首有趣的诗:龙丘和尚也可怜,说空话使他夜不能寐。突然,我听到河东狮子的吼声,我的手杖落入我的掌心。在诗中,幽默和夸张被用来描述陈季常对他妻子的恐惧,令人滔滔不绝。称彪悍的妻子为“河东狮”也是首创。从此,“河东狮”成了“恶妇”的代名词。
6:
唐朝的书法家欧阳询长得不好看,而我的叔叔孙昌无极长得有点矮。有一天,两人写诗互相嘲笑。长孙讥笑欧阳的诗说:“我耸肩如山,畏头畏尾。不知道这猴子是谁画的。”这首诗大大夸大了欧阳询的缺点。欧阳询也不示弱,当即写了一首诗还之:头暖连背,胯下畏寒。只是因为心里浑浑噩噩,脸完全圆了。诗既生动又刻薄,让长孙哭笑不得。他们的讽刺诗被大臣们当作笑话流传下来。传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哄堂大笑。并幽默地对欧阳询说:“别让皇后知道你的诗,她知道了会不高兴的!”因为孙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李世民知道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是个贤惠的皇后,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于是趁机给了她一个无声的沉默。
7:
据说韩复渠很笨,但事实上他更幽默。比如他写大明湖:“大明湖,大明湖大,大明湖有蛤蟆。”写趵突泉:“趵突泉,泉突,三泉眼如往常一样浓,吐了又吐。”最经典的是:“趵突泉常煮锅,蒸不出馒头。”
8:
军阀张宗昌,文化程度最低,但也会写诗,切诗充满幽默。比如他的《嘲笑刘邦》写道:“听说项羽拔山,吓得刘邦落荒而逃。这不是张亮,我奶奶已经回沛县了。"他游览泰山时写道:"从远处看,泰山又黑又厚,顶细底厚。如果把泰山倒过来,头会下薄上厚。“他在《天上闪电》这首诗里写道:“忽然看见天上有一条火链,好像玉帝要冒烟。如果玉帝不抽烟,为什么是一串串的火?“这是粗人的幽默,这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这个幽默连一般人都来不了!
9: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某地有个乡绅。他家有一妻一妾,晚上三个人住一个房间。帐篷外面有一个小房间,作为女仆的卧室。一天晚上,乡绅突然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命妻妾唱了一首七言律诗。他老婆说“一竿子撑起两条船”,他的妃子马上说:“一船不撑,就挣扎。”这时,太公忽然听到帐外侍女叹气,便问:“侍女为何叹气?”侍女见问,赶忙背了一句唐诗作为回答:“野无渡舟。”至此,他们四人已各唱了一首诗,说“一竿子撑起两条船,一条船撑不起来,就要挣扎。女仆为什么叹气?没有人在野外过河。”让人忍俊不禁。
10:
有个才女,结婚前夕,新郎要诗,女方辞职,郎强要,女方无奈。她稍稍犹豫了一下,说:“我赶不到诗,就暂时借两行唐诗。”老太太没有为客人扫花道,今天只为你,这柴门还没有为你开,今天为你开。新郎听到了笑声,于是把新娘放进了帐里。
11:
众所周知,诗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前者在唐代达到顶峰,后者在宋代达到顶峰,故称“唐诗”、“宋词”。
其实,诗和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两者都很注重格律和对仗,唯一的区别就是句式。诗的句式很整齐,包括音乐美、建筑美,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所以词也叫“长短句”。因为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所以也叫“诗”。
相传慈禧命人写了一把扇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的:“黄河远在白云之上,有孤城万仞。何必横笛怨柳,春风不过玉门关。”没想到,作者一时疏忽,把“黄河与白云之间”这个词给弄丢了。慈禧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我觉得这是故意影射我不懂诗歌。于是我命人把作家抓来,让他当场看。如果他看不懂,就会被砍头。
没想到,这位范作家看了自己的诗后大吃一惊,然后灵机一动,对慈禧说:“老佛爷,我没有写错诗,只是照着王之涣的诗把字改写了。”慈禧觉得新奇,赶紧让他看。那人随口念道:“黄河遥远,白云缭绕,万仞山孤城,羌人何须怨?”。柳树春风,不是玉门关。”因此,凉州词真正成了“词”。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名为《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死。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有人把它改成了一个词,也很微妙。“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在路上,欲断其魂。对不起,餐馆在哪里?有牧童,指杏花村。”
12:
长毛凤凰在陆地上旅行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柳。东风邪,带着一颗淡淡的心,一杯悲伤,已经分开好几年了。不对!不对!不对!
春旧如故,人空疏,泪红悲。桃花落,闲池亭,山盟虽在,难托书。莫,莫,莫!
柴头风汤丸
世态薄,人情恶,雨送晚花易落。清风干了,泪残了,想牵挂了。难,难,难!
人变得不一样,今天不是昨天,病魂往往如隔千里。号角声冷,夜色朦胧,人们害怕提问,眼泪在假装快乐。藏起来,藏起来,藏起来!
陆游一直以其朴实无华、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示人,他的诗中也充满了这种声音,尤其是他的最后一首诗《示子》:“死时知万事空,不见九州悲。”王师将中原日定在北方,妇孺皆知,家族牺牲不应被遗忘。它已经被传唱了近千年。还有陆游的几句接近婉约派,但思想要高得多。其中,最有故事的就是这支家喻户晓的“簪凤”。
陆游十九岁初与叔父唐红的女儿唐婉结婚,感情十分融洽。但她又不想做陆游的母亲,所以她甚至摆脱了它,上演了一场孔雀东南飞的现场表演。但是,陆游和唐婉没有焦仲卿和刘兰芝那样的决心和毅力。那时候已经是宋朝了,道家和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不可能上演殉情私奔这样大胆的戏码。
陆牧不仅是唐婉的姑姑,也是她的婆婆。在古代,亲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结婚才三年,陆牧居然做出了这个对所有女人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可见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很深的。从唐婉和陆游写的“钗凤”二字来看,她也是一个青涩聪慧的女子。究竟是什么让她“被姑姑祝福”?是因为唐婉不能生孩子吗?不孕是和老婆离婚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因为陆牧不喜欢唐婉出众的才华吗?在古代,女人贤惠无才;是因为陆游和唐婉的关系太好,但陆游的家人希望陆游赢得名誉和荣誉,担心唐婉影响陆游的事业和上进心吗?是不是像一个好事者说的那样,唐婉出门就被一个有权势的人看中了,然后那个人又找人在陆牧面前恶意中伤唐婉,迫使渴望儿子的陆牧为了维护陆游的名誉而下定决心要和唐婉离婚?
不管什么原因,都是猜测。简而言之,陆游与唐婉被迫离婚,陆游与王结婚,唐婉与复婚。
从那以后,萧郎就成了陌生人,而且他从来都不是陌生人。
告别十年。
有故事的人,最终会让这个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十年后,他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在沈园重逢。或许,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即使“满城春色柳暗花明”,也不过是“闲池亭桃花落”。
唐婉嫁的赵士程,据说是皇族世家。他和唐婉在沈园遇到陆游,准备借故避开酒菜,留下他们道别。这个气度不是一般的男人。我常常后悔唐婉遇到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作为再婚,却不懂得珍惜,最后总是不欢而散。就像郭襄遇到何祖道,两个人窃喜之间会有一段故事,却发现那只是最简单的一段插曲,简单得像微风吹过你的脸庞,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郭襄的心里没有留下任何片段。或许在唐婉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倔强的心:赵士程对我很好,我就是不喜欢他...
当陆游和唐婉再次相遇,在对方眼里,已经不再是年轻时的明媚。十年红尘滚滚,十年往事悠悠无尽...诗人伤心时提起手中的笔,极其痛苦地在墙上写下《钗头凤》这首诗:“红酥手,藤酒,满城春柳。东风邪,带着一颗淡淡的心,一杯悲伤,已经分开好几年了。不对!不对!不对!春旧如故,人空疏,泪红悲。桃花落,闲池亭,山盟虽在,难托书。莫,莫,莫!”最后三个“莫”像大锤一样砸在诗人和唐婉的心上,让唐婉黯然神伤,甚至流下了眼泪。我心里怪陆游。你们都离婚了。况且你当时虽然被逼,但终究没有坚持下来。现在你有夫有妻了,还写这种伤人心的话。
陆游死的心情很灰暗,唐婉病不起。他在病中写了一首诗《钗头凤》:“世态薄,人情恶,雨送花易落黄昏。清风干了,泪残了,想牵挂了。难!难!难!人变得不一样,今天不是昨天,病魂往往如隔千里。号角声冷,夜色朦胧,人们害怕提问,眼泪在假装快乐。嘿嘿嘿!”这种病一直没有痊愈。可能是十年前治好的,也可能是十年没好。
唐婉死时不到三十岁。
时间的长河向前流淌。
陆游继续过着忙乱的军旅生涯,强火烹油,花花锦锦,和田玉,温馨芬芳,浪漫富贵。这样意气风发的人生,应该不会想到唐婉,那个像黄花一样默默死去的女人。只是意气风发的日子终有尽头,陆游不是他晚年的对手。他已经退休了,大火的食用油,锦缎的鲜花,清香的软玉,浪漫的财富都离他而去。他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所有尘世的事情都应该被遗忘和消逝,但唐婉突然出现在他的记忆中,让他措手不及。
六十三岁时,陆游偶然过沈园,触景生情,作诗一首:“黄花收作枕袋,曲屏深香;唤回四十三年的梦,也没人说是心碎。”“前几天写了一首关于菊枕的诗,我编了个残稿来锁蜘蛛丝;世间万物尽,唯有芬芳如旧日。”四十三年前,陆游和唐婉是新婚夫妇;四十三年过去了,陆游已经成了老人,唐婉已经化为灰烬。
67岁时,陆游重游沈园又写了一首诗。序曰:“虞姬寺南,沈氏有小园。四十年前,我尝到了小字的滋味。等我回来的时候,花园已经转手三次了,我看了很失望。”失望的陆游写道:“枫叶初黄,河阳愁新霜;回顾林挺的空虚感,谁能说路泉心碎了?坏墙老题尘漠,碎云梦无边;这些年来,我的妄想消除了,我又回到了菩龛去闻香。"
七十四岁,“翁居鉴湖三山。每逢岁末进城,必登庙望,不可胜也。”写下两句著名绝句《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一角哀,沈园非池台复兴;伤心桥下,春波青青,曾是绝色照。”“梦碎香四十年,沈园老柳不吹棉;此身为山贡,犹悬。”猝死的是唐婉,也是无法回忆的青春往事。
80岁时,陆游“夜梦游沈氏园”,作了两句绝句:“路近城南而恐行,沈嘉园最伤;香穿袖中梅花,青寺桥春生。”“城南小陌再遇春,只看不到梅花;玉骨久作春,墨痕犹锁尘于壁间。”
八十三岁的陆游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依然怀念:“沈家院有花,当年开了一半,也相信美丽终将化为泥土,做梦也来不及!”
这似乎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故事。故事中的男女因为各种外界因素而分开。十年后,他们再次见面,悲伤地说再见。这个女人因悲伤而死。在以后的岁月里,尤其是老了以后,男方总是对女方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甚至至死不渝。
这似乎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然而,历史不是这样的。陆游不仅有第二任妻子王,还有几个妃子和一个情人妓。他不忠诚。也许,我对他太苛刻了。不管发生了什么,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大家都知道,相见不如怀念。
真的,相见不如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