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朝)
好雨知时节,当春天来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暗,江船明。
看红湿处,金冠城花重。
杜甫和李白一直被认为是唐诗界的两座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界线。李和杜虽然年龄相差只有十一年,都经历了盛唐和安史之乱由盛到衰的过程,但他们的创作却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同。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盛唐时期,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中心,以歌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为显著特征。
但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在安史之乱前夕开始形成,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世界崩溃、哀嚎四起的苦难中成长。所以,当年流淌的自信浪漫的诗意,在杜甫来到这里的时候戛然而止。在漂泊的旅途中,杜甫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那片流血流泪的土地,忠实地描绘着时代的面貌和他内心的悲怆。这种深入社会、关心政治民生疾苦、重视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语言表达上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着唐诗在内容和风格上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至宋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盛唐诗歌的一些重要特征仍然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有所体现。激情虽然在他的诗里被克制了,但还是能感受到;壮丽的美仍然是诗人的爱好。他的时事政治诗多是真挚感情的表达和结晶,而不是以预定的社会功利为首要出发点。从这些方面来看,杜甫与盛唐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
一,杜甫的生平和个性
杜甫(712-770)出生于珙县(今河南)。他来自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从第十三祖杜预开始,几乎每一代人都担任过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之为“侍奉儒术,镇守官吏,而绝不堕入素食事业”(雕赋形式)。其母系为清河崔氏,为唐代士族之冠。只是杜甫的父亲杜宪只做了奉天县令,这个家族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
这个家庭给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在他的一生中,跳出世界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此外,唐代是一个重视诗歌的时代,杜甫的祖父杜沈燕是武侯国最著名的诗人,这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自豪地对儿子说:“诗歌是我的家人。”(《宗武圣日》)追求仕途和不朽的诗名,* * *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迹。
杜甫早慧。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了。十四五岁时“游书法场”(“庄游”),与文士为友,以歌为乐。二十岁以后的十几年,杜甫过着漂泊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增加经验,也是为了结交名人,宣传自己的名声,为以后的职业提升做准备。他先去了吴越,对江南的风光和文化印象深刻。二十四岁时,杜甫到洛阳赶考,未能如愿。他又在齐国和赵国四处游荡,过着放荡的生活。后来他回忆说:“齐赵放荡的时候,秋妈还挺狂的。”
(庄友)33岁,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相遇,两人以英雄的身份游历梁宋。李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特殊的风格和杰出的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把做官称为他们家族的“素食职业”——一个世代被攻击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与此有关。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做官。起初,他信心满满。“他自称颇出类拔萃,要的是金鹿”,他相信自己可以“给你尧舜之荣,然后使风俗纯正”(《魏作成二十二韵》),却在十年的禁锢中屡屡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够强大,而李等人手握大权,对人才的引进采取阻挠的态度。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去世,生活变得艰难。为了生存和求官,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送礼,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见。此外,他还向唐玄宗赠送了《雕赋》、《三赠赋》等许多礼物,希望唐玄宗垂青他的文学才华。种种努力的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尤伟率政府参军,也就是安史之乱前夕。
天宝后期,唐朝社会虽然保持着表面的繁荣,但却处处潜伏着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及其边境将领一心一意扩张领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去;二是玄宗纵欲享乐,李、杨等人独断专行,堵塞言论之路,使政治黯然;第三,受到玄宗宠信的安禄山三次出任使节,手中握有兵符,威胁国家统一。身处逆境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大崩溃来临的时候,杜甫通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752年),杜甫写出了他的名著《车店》,以严肃的态度记录了人们被赶上战场赴死的悲惨画面。这首诗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了九首诗,继续质疑灾难性的边疆战争。写《两为道》揭露玄宗宠爱的杨玉环公主的亲属的奢靡生活。以及长诗《从北京到奉贤咏五百字》将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处境与人民饥寒交迫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用“朱门酒肉臭,路冻死人”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在叛军占领的长安。后来,他独自逃到唐肃宗,驻扎在凤翔,并被任命为左拾遗。这是八年级的训诫官。虽然职位不高,但这是杜甫在中央任职的唯一经历。但没过多久,苏宗就被上海书神为保家罢市所激怒,后被斥为化州四公甘源初参军。由于战乱饥荒,杜甫无力养家,对仕途失望。甘源二年(759),他弃官入蜀,当时蜀国安定繁荣。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四年,全国处于剧烈震荡之中,王朝危在旦夕,大批民众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了危险和艰辛。他的诗歌创作,在血泪的滋养下,达到了巅峰。
《春望》、《月夜》、《伤心陈涛》、《伤心清班》、《北伐》、《羌寨》、《三官三别》等一大批传世名作,从诗人饱含心事的笔下涌出。
到达成都后不久,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老朋友严武担任我们的剑南川东和川西特使,他与杜甫非常亲近,并照顾他的生活。第二次来蜀时,推荐杜甫为参谋长,又推荐袁外郎(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来蜀避乱,求食。前两年左右,他住在茅草屋里,日子过得真舒服。当时描写草堂周围自然风光的诗词也呈现出一种清新闲适的韵味。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从全国来看,安史之乱虽然在公元763年结束,但唐朝的解体并没有停止。在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入侵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在内乱方面,普遍存在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的状态,同时政治腐败和官方暴力也在增加。从四川中部来说,既是吐蕃进攻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混战的地方。
蜀二镇间,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一度举家逃亡。一场剧烈的动荡演变成持续的衰落,让杜甫对国家的未来更加失望。他后期的诗歌和情感甚至比安史之乱时更为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国再次发生混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了依靠。他带着全家上船,过着漂泊逃亡的生活(或者说是在严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为工部尚书的职务由虚职变为实职而离开蜀国前往长安)。原本的目的大概是沿着长江以东走出四川,但途中由于疾病和战争,停留了很久。先是在云安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在夔州住了将近两年。五十七岁那年,终于坐船出了三峡,却还在湖北湖南的水路上徘徊。最后在大理五、五十九岁的时候,死在耒阳附近的一次乘船旅行中。杜甫艰辛的流浪生活在这里惨淡收场。
“漂泊在天地之间的西南”十一年(《咏怀碑》五首之一),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留下了一千多首,占其《杜工部集》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黄河两岸被皇军收复》、《又是武郎》、《秋兴》、《将军》、《记忆古迹》、《一夜出国》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尤其是以居于夔州的两年为中心,杜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是杜甫诗歌的第二个高峰。
在杜甫的青年时代,他的性格中有两种不同的因素。
一方面,他从小受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把高德、尊名、尊法作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同时,他也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有着相当高傲浪漫的一面。其诗《庄游》追忆往事,声称“性志嗜酒,恨恶狠心”,“饮酒视为八极,俗事无边”;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柳甄这样的人都不理,可见他有多骄傲。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纵情饮酒欢歌,慷慨缅怀往事,穷追射猎,也有几分任侠式。后来经历了很多磨难,杜甫性格中野性的一面收敛了很多。传统儒家的人生观对他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起了更大的作用,但他并没有完全成为另一个人,成为一个纯粹的君子。《旧唐书》中关于他“浮躁”、“豪放”、“以寿为荣”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其实,没有一些骄傲和急躁,恐怕很难成为诗人。这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杜甫对屈辱的人生境遇一直非常敏感。杜甫在长安和浪迹西南期间,常常不得不依靠权贵的帮助。他在诗中写道:“财主朝拘,肥马暮尘,杯剩寒,处处有愁!”(《魏作成张二十二韵》)“苦摇为食,常露报恩。.....不要为穷人叹息,让观众尴尬。”
(《荆南秋韵三十首》)一个有“太平宰相”之志的人,如何成为无业游民,乞丐,却感受不到深深的痛苦?这些诗与李白的自白“嗬,我怎能对达官贵人卑躬屈膝,谁也不愿意被人以诚相待”完全不同,但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杜甫诗歌中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是出于真情,但绝不意味着他在感到自己生于平庸,于世无用时,在精神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救赎。
对人生信仰和政治理想的执着,也是杜甫人格的一大特色。后世有人说杜甫是“庄主”,杜甫的诗也自称“干坤,腐儒”(江汉),都是基于这种执着的态度。所谓的“尧舜至君”,所谓的“爱民爱物”,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一句空话,一种标榜,但杜甫却真心实意地信奉和贯彻。而且儒家有进退之道,即“穷则独善其身,成则济世之道”,杜甫却不愿意这样做。他不顾贫穷,一心想着世界。甚至,越是社会崩溃和混乱,他越想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认为,虽然“各国都用尽了”(《江陵南浦之舟》送郑少寅审判),但他最终还是能以一点点人力改变现实。他这种执着的态度,在当年的实际政治生活中可能没有任何用处,但对诗人来说却很重要。正因为如此,杜甫才能始终保持面对现实的热情和勇气。
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与李白交往时间不长,但在李白危难之际,他又为梦所困扰,多次写出《李白之梦》、《致天空尽头的李白》等感人肺腑的诗篇。当他离开夔州住的一套房子时,他忘不了隔壁那位常来我们院子里吃枣的老太太。他特意写了首《又是武郎》的诗,请求新主人多体谅她。当然,更多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战乱国家和贫苦人民的强烈忧虑。但是杜甫的感情和李白不一样,是受理智控制的。这种性格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即杜甫更喜欢并更善于以严谨的形式,用精挑细选、反复锤炼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二,来自时代的混乱挽歌
杜甫早期作品数量不多。这些诗符合时代风气,充满自信和英雄主义倾向,与杜甫自己后期的作品有明显的不同。比如的曹虎马把马形容为“无路可走”、“万横行”,画鹰把鹰形容为“时击百鸟,血洒野草”,都是狂妄之举。《望岳》这首诗是以“泰山压顶,气势磅礴!,苍翠欲滴,横跨齐、鲁两地,气势磅礴;结尾句“一旦爬到山顶,你就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充满了前景,使人感受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随着杜甫逐渐深入苦难的现实,他的诗也变得沉重起来。但是早期诗歌的宏伟特征仍然存在。
《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型。由此,杜甫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上有四个主要特点:严肃的现实主义;在忠于唐朝和君主的前提下,他严厉批判了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汽车商店》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汽车跌跌撞撞,马萧萧,你们每个人的腰带上都带着弓和箭囊。我的父母,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和孩子都跑去看他们,当他们行进时,灰尘遮住了天空,他们看不到咸阳桥。他们边跑边喊,拉着你的袖子,他们悲伤的声音飘到了天上。”然后他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唐玄宗,后者喜出望外:“前朝流血成海水,武帝的心还在为战争而跳动!”这首诗接着说,战争导致了国内生产力的下降:“你不知道韩家,山东200个州,在数以千计的村庄,除了杂草什么都不生长,尽管坚强的女人们已经弯下腰去耕田,东和西的犁沟都被打破了?."
最后,我用我的想象力为无辜的死者呐喊:“你没看见青海头,一点都是被遗弃的老白骨。新的鬼魂现在在那里哀号,旧的,在暴风雨的黑暗的天空中最响亮!”
在唐诗中,没有一部作品具有如此严肃的面对现实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杜甫诗歌的批判精神在后来的《从北京到奉贤咏五百字》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诗中既描写了他对王朝和君主忠贞不渝的本性——“葵火倚日,其物性难夺”,又批评了在历山宫挥霍无度的玄宗君臣:“朝廷所分帛,皆出自冷女,鞭挞婆家,聚敛贡市。“在这里,杜甫的笔触及了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根本对立。
在杜甫的思想中,合理的政治应该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君主应该热爱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而人民自然应该忠于和支持君主。然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想。作为一个诚实的诗人,当他严肃地面对现实时,他不能不为之感到艰辛。杜甫的名句《三官》《三别》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诗是杜甫在甘源二年从化州到洛阳时写的。不久前,唐军围攻邺城安史之乱被击溃,形势危急。为了保住洛阳和潼关,唐军想尽办法在百姓中抓丁,连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放过。杜甫以叙事诗的形式描述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悲惨境遇。
从这些典型的忧国忧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杜甫。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忧国”和“忧民”并不容易统一。因为杜甫所忧虑的“国家”与李朝“帝王程序”的存亡息息相关,这个“国家”首先是包括杜甫在内的统治阶级的国家,统治阶级成员根据身份地位从这个“国家”中获得不平等的利益;至于“人民”,尤其是贫苦劳动人民,即使他们的利益关系到这个王朝的存亡,他们也主要是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安史之乱,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企图改变王朝的军事叛乱。安氏集团的领导者虽然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胡人,但民族矛盾并不是主要的。可以说,普通人是被争夺最高权力的两大集团推入了血火之中。那么杜甫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先看他的“新安全官员”:
客人行至新安路,大声呼喊一些士兵。请问新安官方:“小县城没有丁吗?”“昨晚正式发文,第二次选男线。”“中国男人绝对矮,何必守城?”胖子是妈妈送的,瘦子是一个人。白水东流黄昏,青山还在哭。“不要把眼泪弄干,把眼泪收起来,等眼睛干了,就能看见骨头了。天地必无情!”
读到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极其真实和深切的同情。当他说出“眼干则见骨,世态炎凉”这样令人心酸的话时,他指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人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如果顺着这个方向走,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牺牲到最后的人,是否有义务继续为唐朝做出牺牲?诗人在这个危险的时刻停下笔,转向另一个方向:
我军取了襄州,天天看着,贼会不会回军星,会不会出营,很难知道。只要粮在老根据地附近,兵还在北京,水挖不到,牧马役也轻。情况是王世顺,教养很清楚。送别不流泪,仆射如父兄。
所谓官军劳力轻,军官爱惜士兵,似乎没有危险,这是杜甫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但他只能这样幻想,安慰年轻的士兵和他们的家人。说到底,他还是要求百姓继续为唐朝做出牺牲。还有《婚礼送别》,描写一个结婚才一天的新娘,送丈夫去参军。诗里不仅写了她的悲伤:“你今天就要死了,还用更多的笔墨描述了这个女人的形象。她要求丈夫“不要担心婚礼,为军队努力工作”,并说她不能跟随,因为“军队里的女人害怕失去士气。“我们不能说杜甫小说里的新娘不真实,但我们可以想象,一定有不希望亲人死去的女人。之所以选择这位新娘作为主角,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包括《辞旧迎新》中那个自己也被征去当兵的老人,他的遭遇可以说是极其悲惨,诗人也确实对他充满了同情,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他还是让老人说了一句“何处是天堂,敢苟延残喘”之类的话。
总之,杜甫的“忧国”,不能让他丧失良知,回避看清事实。他“心系百姓”,但又不能背弃唐朝的根本利益,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妥协之道。而这种妥协是很勉强的,这让诗中表达的情绪显得很痛苦。我们没有理由批评杜甫。作为封建时代的诗人,能如此认真地面对现实,关心人民,是难能可贵的。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他获得这样一个道德意味浓厚的称号,也是有深刻原因的。
(1)如张勋、在安史之乱中坚守绥阳,吃人无数,死人成千上万,封建史学家和正统文人至今仍赞美他们吃人,这与杜甫的态度完全不同。
杜甫晚年,由于局势的日益失控和自身的尴尬,对军阀官僚的暴力和腐败的态度更加尖锐和严厉。虽然很少有像《车店》、《三官》、《三别》这样描写细致的作品,但用高度概括的诗意语言揭示的事实,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如《草堂》写蜀中军阀的叛乱和相互残杀:“至今用地,风雨闻之。鬼妾与鬼马,悲而娱之。”——似乎被杀的人还在哀号,妻妾马儿都在为屠刀取乐而难过。多么残酷的画面!另一个例子是“三绝句”中官军的残暴:
殿前兵马虽是小雄,纵暴略与羌匈奴相同。汉水之上,官军中多为女性。
时代的苦难,在杜甫的诗中,带着焦虑和愤怒被记录下来。然而,他又能拿现实怎么办呢?他只能艰难地告诉自己当官的朋友:“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白人,但所有的工作都很一般。”(《送灵州路使者到岗》)
他只能期待皇帝的智慧:“谁能敲你的门,下令减免赋税?”他只能感叹:“种地安了,就去争钱!”
(《白日梦》)这些无奈又倔强的呐喊,表达了饱受苦难的人民的心声。
杜甫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自己的经历与同时代人的苦难交织在一起。从他的诗歌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诚实诗人是如何在漂泊的旅途中挣扎,经历了饥饿、寒冷和危险,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对于生活在动荡年代的人来说,这种诗特别有感染力。如《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困长安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被战火隔断的妻子的怀念之情:
在遥远的福州,她正看着月光,独自从她房间的窗口看着它。对于我们的男孩和女孩,可怜的小宝贝,太小了,不知道首都在哪里。她混浊的头发带着薄雾是甜蜜的,她玉白色的肩膀在月光下是寒冷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躺在屏幕上,看着这明亮的光,不再流泪?!
当他逃到凤翔,有机会到漳州探亲时,写下了他的代表作《羌村三歌》,录下了第一首歌:
天红云西,太阳脚下地平。柴门鸟语喧哗,千里归客。老婆怪我,我还在哭。世界的混沌在飘移,活下来是偶然的。邻居满墙都是,唉声叹气。子夜更像蜡烛,相对梦幻。
这首诗呈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极其感人的场景。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家庭被摧毁是常事,但骨肉团聚似乎不可思议。杜甫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地表现了他们一家人重逢时惊喜、悲伤、喜悦的复杂心情,感人至深。千百年来,引起了很多人内心的声音!
正是因为个人命运和当代苦难交织在一起,所以充满同情和社会责任感的杜甫,往往把自己的经历和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比如《从北京到奉贤吟五百字》中,他认为自己年幼的儿子饿死了,家里还享有一些特权。那些地位低下的“无业人员”和“远程兵”会如何奋斗?《茅屋被秋风吹破》中,他家茅屋被风雨冻坏,他做了一个“太平万栋,天下穷人皆大欢喜”的祈祷。这种博大的胸怀值得后人敬佩。
杜甫的诗自古就有“诗史”之称。但是应该指出的是:
诗歌不会因为记录了一些史实就成为好诗。杜甫对历史不感兴趣;他的有史可考的诗歌,以及叙述自己经历、反映历史风貌的诗歌,都是他生活和历史的结晶,浸透了他个人的辛酸和泪水。尽管后世的一些诗人也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但他们往往对历史感兴趣,所以他们的诗很难打动我们赋的诗。
当然,杜甫的诗并不都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有关,也完全是忧愤之作。其实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尤其是描写山川自然风光的诗歌,在他的收藏中占了很大比重。杜甫一生去过很多地方,吟咏美丽的山川,给他艰难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像西南的风景,很多都是因为杜甫的诗才开始为世人所知的。有时,杜甫会忘记一切,沉浸在大自然的各种微妙变化中,写出“细雨中的鱼,清风中的燕子”(《水槛寄心》)和“云遮月初,香散小树花”(《寄意》)等一类闲适的诗句。毕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诗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对美好的事物失去兴趣。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是一位有创造力的诗人。相比较而言,李白的诗自然、飘逸,不可复制;而杜甫的诗,则是艰苦卓绝,呕心沥血,可以作为为人的准则。在这方面,杜甫的诗比李白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杜甫的诗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杜甫的诗应用广泛。他不仅用诗来形容抒情,还用诗来写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和诗评,几乎无所不能。但这也带来了部分诗歌趋于理性的问题。
二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态度较为宽容,主张“多师受益”,而不是轻易否定。比如杜甫虽然也批判南朝诗,但他从来没有像李白那样夸过“自建安来,美不珍贵”(“古风”之一)。他真诚地肯定和借鉴了许多六朝作家,如庾信、何逊、殷铿等,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杜甫墓志铭》中着重指出。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体。他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在唐代都是一流的。七言绝句虽然没有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突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只有五大奇迹,数量不多,成就略逊一筹。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类尤其具有独创性,最能代表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贡献。我们将分别介绍。
一类是以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传体诗,其中《从北京到奉贤吟五百字》、《北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这些诗大多篇幅较长,往往集景物、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能表达相当复杂的内容。比如《北伐》这首诗有700字,描述了作者从凤翔到漳州一路的经历和所思所想。沿途的风景、战争的伤痕、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个人经历的感受、与家人的团聚等方方面面交织在一起,情感的起伏充分展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理。这类诗歌是由辞赋风格转变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化成分。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明显受到杜甫作品的影响。但在杜甫的诗中,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这样一首长诗,而又不失诗的特色。
一类是七言古体、五言古体的叙事诗,以车店、二为道、三官、三别为代表。这类诗实际上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演变,只是杜甫打破常规,“以事实命名”而非古代乐府诗,更能反映现实,充满生活气息。这一创作直接指导了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叙事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诗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类是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为中国的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杜甫之前,七律多用于宫廷作和。这些诗内容贫乏,语言贫乏。此外,很少有优秀的作品。杜甫到了之后,不仅成熟了七律,而且充分发展了这种诗歌形式所包含的可能性。七律和五律一样,都是固定的诗歌形式。但是杜甫利用了它比五律略大的空间,使它包含了相当大的容量。在语言节奏上,虽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两个字,但经过杜甫的精心调整,可以产生各种变化。于是,七法就成了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诗歌形式,既优美工整,又开阖动荡。试试他的一首代表作《秋兴八首》;
玉露凋零枫林,巫山巫峡萧瑟。江天之间波涛汹涌,云遮雾绕。丛菊前些日子流泪了,她一个人在船上。寒衣处处推刀尺,白帝城急兮兮。
巫峡秋声秋色诗凄美苍凉,瑰丽沉郁,烘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全诗既有力又精致,给人丰富的感觉。有时,杜甫为了追求特殊效果,把古典诗歌的句式和声调锤打成格律诗,人们称之为“歪理”。如“白帝城第一高楼”:
城市的尖端安静而忧伤,是独立而空灵的飞楼。峡中云遮,龙虎卧,江清日与猫游。扶桑西枝对破石,弱水随东影流。拿着棍子叹气的是谁?血泪涌回白头。
这首诗中,第二句和第七句语法完整,没有回避虚词和代词。都是古诗的散文句(通常是正体诗的句子比较紧凑)。特别是第七句,是上五下二的节奏,在第五个字“着”处形成强烈的停顿,然后引出一句悲伤而有力的终句。在旋律上,这首诗的每一句第五个字的层次都与韵中规定的相反;而且对仗中的三四句、五六句,结尾都是三声三浊,起伏感很强,有古风的特点。这样,作者打破了格律诗固有的平衡与和谐,通过妥协寻求一种独特的魅力,从而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