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年读过的书,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了。回想起来,印象特别深刻的只有几本书,一本是《呐喊》,一本是《西厢记》,一本是《第七日》,还有一本是《欧热妮·葛朗台》。
这四本印象深刻的书中,《西厢记》是我回答中经常提到的,我也经常提到《呐喊》中的一些章节。至于第七天,我特意在一个回答里写了,所以今天就写欧热妮·葛朗台吧。
当我第一次读到《欧热妮·葛朗台》时,我的心拒绝了。我翻了几页,都是描述索莫城的一草一木。我觉得很无聊,就把书扔了,不再看了。又一次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好在看《呼兰河传》的时候,人在南宁,呼兰仿佛也成了那个遥远而温暖的故乡,于是硬着头皮继续看下去。
后来真的没有书看了,那时候也没有手机,每天都不能开心的刷,只能拿起刚刚丢下的《欧热妮·葛朗台》。
在读《欧热妮·葛朗台》之前,我对这本书的所有印象都来自于课本上的摘录,对老葛朗台的那句“把钱还给我”印象深刻。
当我仔细阅读欧热妮·葛朗台时,我意识到葛朗台不仅仅是守财奴的形象。他非常擅长做生意,而且非常有经济头脑。他能够在所多玛交首付,靠的不仅仅是贪婪和卑鄙,还有智慧。
但我还是不喜欢老葛朗台的形象。我不讨厌卑鄙,我不讨厌贪婪,但我讨厌无情。老葛朗台对他的妻子、女儿和侄子太无情了。似乎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比钱更重要。
但比起老葛朗台,我更讨厌葛朗台的表哥。他看似喜欢表妹,表妹那么爱他,但在他眼里,表妹就是个穷村姑,完全看不出表妹的善良和内心的富足。他为了远不到他堂兄十分之一的钱背叛了他以前的誓言。
我们在嘲笑他的时候,惊叹于葛朗台恶毒的眼神,感叹葛朗台的悲剧。
葛朗台周围的人,除了大拿农,谁不是为了它的财富才和葛朗台打交道的?你们这些给葛朗台送钱的人,以为葛朗台有这么多钱真的开心吗?其实她要的是爱,是自由,而不是一堆无论死活都带不走的黄金,也不想在那之后还父亲。她不想像她父亲和表姐一样,虽然她跟他们一样,身上流着葛朗台家族的血。
我不想像我父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