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是汉奸,有人说他是国魂。台湾省有人说鲁迅有两个字:文痞,他有的基本都是骂人的招数,比他的老师张狂还不如。有人说鲁迅的骨头最硬,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
关于鲁迅的正面评价太多了。是否能说他是汉奸还有待考证,但鲁迅有汉奸嫌疑,因为他说满清入关是异族侵略。这个论点完全符合当时和现在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企图。这是不对的。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三国以后,中国人口只有200万左右,大量少数民族迁入。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中华文化再度崛起。而且当时满清是明朝的一部分,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满清入关和大顺国一样,都是内战。以鲁迅的学识,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事。他为什么要帮助帝国主义分裂中国?鲁迅表面上是大汉族主义,但本质上和日本扶植的傀儡政府有区别吗?有意思的是,现在的纳粹皇帝和汉人到处传播鲁迅有汉奸嫌疑的言论。
鲁迅的汉奸嫌疑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所表现。他继续咒骂国民党政府,打击人民的抗日热情。国民党腐败是真的,但是在日本侵略,政府苦战抗日的时候,爱国者不应该团结起来吗?爱国者不应该鼓励抗日吗?鲁迅写了《朋友惊奇论》。他表面上骂外国人,爱国,但你仔细看,哪篇文章也是在批评国民党的阿谀奉承,软弱无能,镇压学生。鲁迅一直批判国民政府,但抗战时期就不能停了吗?民族大义最重要。鲁迅的《友惊论》至今仍在批判抗日政府,抨击当时的团结抗日热情,因为只有在国民党报纸上发表了才算爱国,否则他的文章不可能发表。这很好理解,就像今天的论坛里,有人想攻击某人,但又不可能直接说出来,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正面的,只是有一些私货在里面。有时候,这一招被发现了,我就换个马甲继续做。看看鲁迅有几件马甲。
鲁迅的笔名或马甲:
甘帆、费逊、智庚、、杜罗、敖颖、庞沃宇、L.S .、丁□、E.L .、何峰、智达、、、元根、元时期、步堂、中投、中拉、长庚。、何干、伊尊、余明、译者、、阿尔、阿发、苗挺、智进、名色、罗多、裴頠、周树、周闲、庚辰、耿弇、孟弧、冯玉、荀姬、茹剑、树人、侯唐、独立。隋文、丁岳、岳山、乔岳、岳嵘、管峻、鲁迅、尊古、尤光、元观、编者、、蔡羽、柯岩、霍冲、如牛、儿童、冯玉、魏时珍、邓当世、白再轩、华约瑟、戚武。黄开银、贾剑生、康、隋、葛鹤德、、景一准、朝花社、主编、编译、编辑、、驻沪记者、宴会老师、管思聪、中国教育学会、学会、翻译学会、铁木。
从这些马甲来看,鲁迅很勇敢,很执着,骨头最硬,令人敬佩。真的是这样吗?他的写作是在国民党干涉不了的租界里。他的人身安全受日本保护,没有生命威胁。日本为什么允许他在日租界?如果对日本不好,日本会保护吗?这就好比汪精卫卖国救国的论调。汪精卫说他是曲线救国,但是如果汪精卫的行为对日本没有好处,日本会配合他吗?汪精卫的汉奸身份是
鲁迅如果不能翻案,怎么称得上是国魂?汪精卫永远是汉奸,所以鲁迅没有资格被称为国魂。
鲁迅的骨头不是最硬的,也没有那么贤惠。鲁迅在骂国民党的同时,也去教育部拿了干薪。所谓干薪,就是不干活拿工资。台湾省历史学家李敖透露,从1928到1931的四年零一个月期间,鲁迅每月领300元工资,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工资的一半。大学教授拿了200,鲁迅拿了300。四年零一个月相当于四百九十二金。
总之,鲁迅受到高度赞扬。他批判了儒家的吃人,批判了国民党的腐败,但他不应该在抗战时期躲在日租界打艰苦的抗日战争。鲁迅是怎么被神化的?左派钦佩他的反封建,右派疯狂迷恋他诅咒政府的能力,于是被中国知识分子奉为神,成为所谓的偶像。
鲁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1936 10十月19),原名周章寿、虞山,后改名为蔡羽,1898年赴南京求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是现代著名作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一生
鲁迅纪念馆的鲁迅雕像搬到了绍兴-南京-北平-厦门-广州-上海。
绍兴17
年轻的鲁迅住在绍兴市。12年至17年鲁迅在绍兴三潭印月读书。童年的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周围的乡村,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他后来的小说《呐喊》、《彷徨》的素材来源。
南京4年
65438年至0898年,鲁迅先后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卢氏书院附属矿山铁道学堂学习,受进化论影响较大。
在日本的七年
1902 9月赴日本仙台仙台医学院(现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医学。据说他曾经加入过中国联赛。1906三月休学,1909六月从日本回来。
在北京,1912-1926
1912被蔡元培邀请到北京教育部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对国民党和社会改革的沮丧和失望,他重新加入了新文化运动,并成为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院的教授和讲师。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现代文体写成的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65438+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
在厦门和广州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于是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
1927 65438+10月16,鲁迅经香港离开厦门,于19前往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和他的学生许广平住在一起。
上海10年
1927 10到达上海。10年来,他一直生活在上海公共租界北部的越界筑路区(所谓“半租界”,在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这里政治环境特殊,日本友人众多。1930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联盟、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护联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人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这可能是将他定位为自由作家的论据之一。在1927至1936期间,鲁迅创作了大量令人难忘的杂文和大量思想性杂文。
鲁迅墓鲁迅在上海期间,与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主持的文学集团与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集团之间存在矛盾。鲁迅培养了奖励文学的青年,包括柔石、白芒、萧军、萧红等。,还和化名迪克的张春桥吵了一架。
从1931开始,鲁迅大力提倡木刻版画,开始了中国版画的历史。
1936 10六月19鲁迅因患肺结核在上海逝世。在上海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人民代表用写有“国魂”字样的白旗覆盖他们的灵柩。
家庭的
1906年,25岁的鲁迅从日本归来,按照母亲的建议,与28岁的朱安结婚。1927年10月8日,鲁迅在广州与许广平结婚。1929年,我的儿子周海婴出生在上海。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和周(1888-1984)。
鲁迅和周恩来同宗,祖上是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
成就
鲁迅一生写了许多小说、散文、杂文,其中有许多是经典之作。
鲁迅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文学史大纲》等,对美术也是情有独钟。他是中国版画的创始人。
评价
鲁迅于1930年在上海被拍摄。鲁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对文学的杰出贡献得到了文学界和普通民众的认可,他深刻地阐释了中国人的国民性和中国社会的弊端。他的小说受到高度赞扬,散文诗《野草》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然而,许多反映他政治倾向的文章的思想价值却是有争议的。大多数人认为他是“新文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浅薄的激进派,主要是因为他报复心强,喜欢争论。如果他能活到建国后做中国人,就不会受到中国* * *产党的追捧。他也是现代中国大陆许多民族主义者崇拜的对象。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他是中国大陆受意识形态保护的作家。现在大陆学术界放开了对他的评论。
鲁迅生前因反对国民党的官僚腐败和血腥统治,遭到国民政府的严厉镇压。1949之后,鲁迅在台湾省被贬为国民党的反面教材,就像林语堂、梁实秋在中国大陆被贬一样。相反,早在延安就高度评价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并将钟* * *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命名为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文艺学院。党执政后,鲁迅形象严重政治化,文学地位被高估。他死后,海峡两岸政府对他不同的政治化评价,使得有必要澄清鲁迅在当代的真实思想。
、钱理群、李欧梵、王辅仁、陈淑玉、王辉、张梦阳、徐琳、王乾坤等。
水星上有一个以鲁迅命名的环形山。
小说《祝福》描写了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故事中,祥林嫂年幼丧偶,婆婆被沉重的债务所迫,在魏的怂恿下,将她卖给了开山猎人何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想再嫁,就逃到鲁大师家帮她。几个月后,她被魏发现,赶到山里嫁给了何老六。婚后他们生了阿毛。本来一家人过得还不错。然而,后来,他死于伤寒,孩子被狼叼走了。祥林嫂只好回到陆家做家政。因为祥林嫂两次守寡,被认为是个不吉利的人,被主人深恶痛绝。在祈福期间,她不允许触摸所有的祭祀器皿和供品。在极度的精神恐惧中,祥林嫂怕死后受罪,于是攒了两年的工资,把门槛捐给了土地庙做替身,以赎罪。在冬天至日牺牲的时候,主持人仍然大声喊叫,禁止祥林嫂碰她的手。从此,她被陆家赶了出来,成了乞丐,就像白天出洞的老鼠。除夕夜,祥林嫂在鞭炮声中死在了雪中。
1946年,鲁迅小说被改编成越剧《祥林嫂》,由学生剧团演出,南威编剧,袁雪芬主演,被视为40年代越剧改革的里程碑。1956年,这部小说被夏衍改编成电影,在国内外反响热烈。
大声呼喊
《呐喊》是鲁迅从1918到1922写的短篇小说集。作品真实地描写了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深刻剖析和彻底否定了中国的旧制度和陈腐的传统观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生存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本小说集由新潮出版社于1923年8月出版。它包含十四部小说,包括《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出版后反响很大。鲁迅在《呐喊》的序言中谈到了他弃医从文的过程和目的。1898毕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转入江南卢氏学堂附属矿冶学堂。1902年毕业后,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院,1906年停止学医,回到东京准备文艺运动。是一次上课看图的经历让他弃医从文。他回忆说:“有一次,我在一张照片上突然遇到了很多很久没见的中国人。一个被绑在中间,周围站着很多,都是体格健壮,表现麻木的。根据解释,它与为俄国做过军事侦探、即将被日军斩首示众的人绑在一起,周围是前来欣赏这一盛大展示的人。“他认为医学不是一件紧急的事情。弱小的市民再怎么健康强壮,也只能做无意义的宣传品和看客。认为他们不幸病死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精神的是,我当时认为提倡文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想倡导文艺运动。”鲁迅也讲过他如何给《新青年》投稿《狂人日记》等小说。他曾经问过一个跑《新青年》的朋友:‘如果一个铁屋子绝对没有窗户,极难被破坏,里面睡的人很多,很快就会窒息。然而,当他们从昏睡走向死亡时,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死亡的悲伤。既然你在叫嚣,你就唤醒了几个清醒的人,让这不幸的少数人承受了不可挽回的垂死之痛。你认为你配得上他们吗?那人回答说:‘不过,既然有几个人上来了,你也不能说没有希望毁掉这个铁房子。于是他写了《狂人日记》,此后又发表了十余篇其他文章。鲁迅希望他的作品能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拯救人民。谈及《呐喊》这个名字,他说:‘在我自己的脑海里,我以为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会说话的急切的人了,但也许我还是忘不了那天自己的孤独和悲伤,所以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喊几声,安慰那个在孤独中奔跑的勇敢的人,让他不要害怕他的前辈。至于我的呐喊是勇敢还是悲伤,是可恨还是可笑,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但既然是哭,当然由你决定,所以我常常不在乎用弯笔,在医学上给余儿子的坟前放个花圈,也不要在明天告诉她,她没有看到儿子的梦,因为那个时候主不提倡消极。至于我自己,我不想感染那些像我年轻时一样在做梦的年轻人。"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期,5月1918出版,后被收录于《呐喊》。
小说通过一个受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狂人”形象,号召人们揭竿而起,推翻吃人的旧制度。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新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由于辛亥革命进行到一半,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更加明显。广大农民还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还骑在人民头上。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得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尖锐。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以其敏锐的思维和犀利的笔法,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的彻底反抗。小说《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是一颗重磅炸弹,对世人也是一剂清醒剂。
鲁迅的创作:
人类历史(1907年在日本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外国小说集(1909,与周作人合译)
《古代小说钩沉》(理论专著,1919,唐以前小说集)
《中国小说史略》,1923,1924,北京新潮社出版。
怀旧(1911,最早的作品,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
(1)三部小说集:两部现实主义作品《呐喊》《流浪》,一部历史作品《故事新编》。
一、《呐喊》发表于1923,***14:
1918写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现代文体写成的白话小说。五四前写的三部小说之一。
孔乙己1919,孔乙己,《看见/被看见》,五四前写的三部小说之一。
医学1919,《看见/被看见》,五四前写的三部小说之一。
《明日》单身四嫂,《见/被见》
一件小事1919,“我”和马车夫
头发的故事“看见/被看见”
暴风1920,7公斤
家乡润土1921
阿Q 1921,12的真实故事,连载于《晨报副刊》阿q《看/被看》。
端午节
白光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陈士成
兔子和猫
鸭子的喜剧
社会剧1922。
B.流浪发表于1926,有***11篇文章。
《祝福》1924,祥林嫂,《看见/被看见》。
上餐厅(吕付伟)1924、
幸福家庭
肥皂的四个铭文
长明灯“看见/被看见”
向公众展示“看见/被看见”
高的高
孤独的人(魏)1925,
《追忆似水年华》1925,涓生与紫君,鲁迅唯一一部以青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兄弟
离婚1925于斯,爱顾,也是鲁迅最后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编》1936,***8篇:
前言
“补天”的原名是“不是舟山”。
奔向月球
管理水资源“看到/被看到”
《采薇》1935,12,《看见/被看见》
铸剑1927,原名眉尺,“见/被见”
通过海关
非攻击性
从死亡1935,12,
《乡愁》中的人物叫“阎志敖”,“阎志敖”是鲁迅的笔名。
(2)散文集三部:《野草》、《晨花》、《两地书》。
一、《野草》:抒情散文诗集,***23。另一组散文诗《独白》(1919,***7篇),发表于1919,开始了一段“独白”散文。
风筝1925
告别阴影
旅行者
这样的战士
她复仇了
乞丐
死后
雪
秋夜
拉耶
衰变线的颤抖
伊爵
好故事
b、《早晨的花》:叙事回忆集,***10,出版于1928。1926在《莽原周刊》首次发表时,以《起死回生》为题,开创了“八卦体”散文的传统。
百草园路三潭印月1926.9
藤野先生1926.38+00
阿昌与《山海经》
范爱农。
无常
二十四孝图
五藏会
狗、猫和老鼠
c、上海广清书店出版的《两地书》书信集1933,与许广平先生通信。
(3)16作文。
热风1925,北京北新书店,含随想。
冀1926,北京北新书店。
坟墓1927,由无名社出版,包括:
文化偏离论(1908,《河南月刊》,理论专刊)
论莫罗的诗力(1908,《河南月刊》,理论专刊)
我对节日的激烈看法(1918,新青年)。
现在怎么做爸爸(1919,新青年)。
春末八卦(1925,莽原)。
《灯下随笔》(1925,《莽原》)
关于睁眼(1925,于思)。
论“费尔巴哈”应该缓行”(1926,芒远)。
《续集》1927,北京北新书店,包括:
一点比喻(1926,莽元)
“纪念刘和珍君”(1926,“于斯”)
“刚定”1928,上海北新书店,包括:
魏晋风度与文章、药与酒的关系(1927)
在中国人的脸上(1927,莽原)。
圣纪弦1932,上海北新书店。
《两颗心的收藏》1932,上海广清书店,包括: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930,萌芽)
对左翼作家联盟的看法(1930,萌芽)。
“资本家的绝望走狗”(1930,发芽)。
关于“朋友惊讶”(1931,十字路口)
北新书店以笔名广清书店出版的伪自由书1933包括:
近代史(1933,申报自由谈)
文章和话题(1933,宣言和自由谈)
《二畴之术》(1933,《申报·自由谈》)
《南调北调》1934,上海文同书店,原联华书店出版,内容包括:
遗忘的记忆(1933,现代)。
准浪漫谈1934,
外集1935,上海人民图书公司。
花边文学1936,上海联华书店。
切杰亭随笔1937,其中:
病后杂谈(1935,文学)。
谈古今弄堂生意(1935,漫画人生)。
阿金(1936,海盐)
《切街亭随笔二》1937
《且末亭随笔》1937,其中:
死亡(1936,中流)
半夏的收藏(1936,作者)。
女吊(1936,作家)。
剧集摘录
《呐喊》和《流浪》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波动。你可以去看看。《狂人日记》斥责封建吃人社会,相当于易卜生的《娜拉》续集,描写一个被侮辱、被伤害的祥林嫂的祝福,阿q正传等。我建议你看一下这两本书。另一本小说集《新故事》,不是最好的。散文?...鲁迅最温暖的是《朝花夕拾》。晚年回忆童年,让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鲁迅杂文不逊于小说,笔尖从不留人。解杰亭和华盖集的散文都很有名,就看你怎么选了。再者,鲁迅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的优秀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它是一部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