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古代笑话 - 如何选择一辆9.99万起的高品质爱车?

如何选择一辆9.99万起的高品质爱车?

165438+10月10第三代全新?奔腾B70正式下线,预计11年底正式上市。熟悉奔腾B70的朋友都知道,全新奔腾B70已经完全转型。全新奔腾B70的这些变化,都要从一汽奔腾的新技术说起。

在成都国际车展之前,一汽奔腾发布了其新技术“无限方程式”FMA架构。新FMA建筑是在五年后构思的。通过不断优化,新技术已经成为品牌下产品的通用架构平台。通过安全技术、智能网联、驾驶体验三大优势,体现一汽奔腾以技术为重点的产品发展方向。

“无线方程式”FMA架构平台迎来的第一款模型产品是第三代全新奔腾B70。相比上一代奔腾B70的“低调”性格。新奔腾B70的张扬态度不再允许它保持低调。新车售价区间为9.99万-6.5438+0.39万。新款奔腾B70哪个配置型号值得推荐?

名为“光影哲学性感曲面”的语言设计,正是全新奔腾B70诠释年轻个性的涂装。灵感来源于古代兵器“戈”形,立体的“T”型大灯组和雨帘式中网设计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前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配置都可以从前脸分辨出来,而且它还有丰富的驾驶辅助配置。

区别于老款奔腾B90传统的车身轮廓设计。全新奔腾B70侧面的前后灯组延伸至车侧,尾部线条呈现溜背姿态。视觉上延伸身体。隐藏式门把手也是目前的主流设计。为了提高驾乘空间和储物空间,新款奔腾B70对车身尺寸数据进行了改进。长宽高分别为4810 * 1840 * 1455mm,2800mm的轴距数据不亚于同级别中型车。

为了与前脸“T”字形的醒目大灯组相呼应,贯穿式刹车灯平均分布在左右两侧。刹车灯的灯光效果是矩阵式的,辨识度很高。

下面说一些实用点。新一代奔腾B70尾门采用掀背式设计。同时可以最大化空间存储的灵活性。

全新奔腾B70座舱氛围主题突出科技气息。中控双屏、贯穿式出风口、多功能方向盘都是目前最能凸显科技“味道”的设计。中控材质被大量黑色真皮包裹。细节采用精致的钢琴烤漆和银镀铬装饰。

空调操作面板采用了屏幕触摸+旋钮和按键的组合。省去杂乱的物理按键确实很美,但是开车的时候盲目操作更方便。毕竟颜值大于实用性,上一代奔腾B70的大量实体按键最终被淘汰。

奔腾B70中控台的车载交互虚拟图像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基于智能驾驶舱的概念,新开发的智能D-Life?5.0系统通过AI技术开发,为用户提供智能生态服务。一定程度上,3D智能人机交互是通过语音和“二次元漫画”的形象实现的。

还有更多关于新奔腾B70的配置要更新。基于“无限方程式”FMA架构的平台集成了18项安全配置和23项主动安全技术。相信在未来,会有很多先进的安全配置用于安全驾驶辅助。

全新奔腾B70搭载第三代“智能发动机魔方”自主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压缩比为11.5:1,热效率高达39.06%。可以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性能。

国产自主品牌中,吉利、长城等品牌凭借多年来的稳健发展,早已占据主流市场。一汽奔腾此前在轿车领域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但在此之前,一汽奔腾依靠T55、T99等SUV新车型。向世界展示品牌战略创新转型的成功。全新的变化让一汽奔腾看到了方向,也看到了重新进入轿车领域的决心。

巧合的是,结构化汽车制造并不新鲜。现在很多自主国产品牌的车企也在开启科技型车时代。比如吉利的CMA超级矩阵平台,或者长城新诞生的柠檬平台。其中,全新奔腾B70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吉利星锐。

两款车型都以技术为卖点,在技术特点上各有优势。但是,要想证明模式的成功,就必须落实在市场表现上。就售价而言,吉利星锐的价格区间为11.37-149700。显然,性价比的优势加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使得其车型更具竞争力。

新款奔腾B70的价格还没有公布,我们想在未来的竞争中通过新款B70打开轿车领域。除了技术上的加持,还需要通过正确的市场策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奔腾B70根据车型配置的不同,推出了六款车型配置。买买君想从两个方面给大家推荐一下这款车。首先是从性价比方面,奔腾B70?1.5T自动尊享指南的价格是112900,只比自动尊享指南贵一万。配置上的主要区别是无钥匙进入、座椅记忆和加热、前后温区控制和仿皮座椅。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配置上多了前后侧气囊和前后头部气囊。毕竟安全驾驶不是小事。

其次,如果要追求驾驶体验,推荐1.5?与顶配自动尊享型相差一万指导价的自动智能尊享型,从无线充电、蓝牙钥匙、自动泊车、后排隐私玻璃功能等配置都有所不同。这个配置看似够科技,但考虑到实际用车情况,这些配置并不实用。

随着全球汽车技术的发展,很多汽车公司都开始研发自己的专属技术。自主国产品牌的表现尤为明显。这一系列架构的运行,证明了一汽奔腾品牌战略转型的成功。全新奔腾B70的诞生对于一汽奔腾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相信在未来,全新奔腾B70将助力一汽奔腾开启轿车领域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