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斯特林这样总结赛博朋克的特点:
“像对待老鼠一样对待人,所有针对老鼠的措施都可以同样适用于人。闭上眼睛拒绝思考并不能让这个可怕的画面消失。这就是赛博朋克。”
在赛博朋克文学中,大多数故事发生在互联网和数字空间。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这种类型经常使用人脑和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
赛博朋克文学具有强烈的反乌托邦色彩和悲观色彩。他们通常着眼于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时代的底层民众,描述太平盛世表象下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堕落,对未来做出悲观的预测。但也正是在这个黑暗的角落,才会诞生充满希望的英雄。
今天,赛博朋克经常以隐喻的方式出现,它反映了人们对大公司、政府腐败和社会异化的担忧。赛博朋克中的一些作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警告人类社会根据当前的趋势可能出现的未来。所以赛博朋克写作的目的是号召人们改变社会。
通常有钱有权有势的社会高层,对待生活在城市角落里的过街老鼠,都是骄傲自大的。
起源
早期的主要倡导者包括威廉·吉布森,尼尔·斯蒂芬森,布鲁斯·斯特林,布鲁斯·比特卡,帕特·卡蒂根,鲁迪·拉克尔,约翰·雪利和菲利普·迪克。其中菲利普·迪克的书《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银翼杀手》最受关注,小说也被改编成1982的电影,算是赛博朋克风格和题材的典型。
赛博朋克大部分起源于1960到1970的新浪潮科幻运动。当时,菲利普·迪克、罗杰·泽拉兹尼、J·G·巴拉德、菲利普·何塞·法默和哈尔兰·艾莉森避免了早期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倾向,试图描述毒品文化、技术和性革命的影响。
威廉·吉布森发表于1984的代表作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吸收了朋克文化和早期黑客文化,确认了赛博朋克作为科幻类别的地位。其他同样有影响力的作家包括布鲁斯·斯特林和鲁迪·卢克。
日本赛博朋克的作品是从1982年的大友克博系列漫画《Akira》开始的,后来又在1988年被改编成动漫电影,让这个科幻类的作品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