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日本民间有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岛国日本人的心理神秘主义有关。喜欢较真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写了《日本妖怪的故事》、《日本妖怪全集》等书,插图精美,可以在图书馆看到。各地“乡土社会”的老人说起仙女从古至今,更是津津乐道。
起初,怪物是出于对自然和动物的敬畏而诞生的,人们把它们所有看不见、摸不着、控制不了的力量都称为怪物。日本是一个水文化国家,所以很多传说都和水有关。比如豆婆婆是用筛子在水里抓人吃的恶魔;桥妹是一个为爱投水自尽的女鬼;活跃在河流中的河童的原型很可能是凶猛的淡水鳄鱼。同样,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有很多妖怪住在山里。比如雪姑娘,据说被爱人遗弃在雪山里,所以经常引诱行人上山,凡是对她有感情的人都会被冻死。所以,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是吓人的,令人望而生畏的。
据说,因为有太多的鬼魂,古代日本政府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巫师——尹。这种地位的尊严在平安时期达到了顶峰,因为此时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安,统治阶级无解,所以各种问题都归咎于鬼神。所以,人在生活中难免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某些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的阴阳师权力很大,皇帝和将军的日常生活都被他们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都是当时留下的。
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蓬勃发展,人们不必仅仅依靠神来享受食物。所以怪物们把自己变成了生活在各种物品和道具中的精灵。最著名的是《百鬼夜游》,描写的是琵琶、雨伞、木鱼、锅等各种旧东西,被人扔掉,一怒之下,变成各种妖怪,半夜出来游泳。这幅画被誉为日本怪兽画的鼻祖。随着战后日本动画的快速发展,日本妖怪的形象也变得可爱而人性化。水木茂是日本幽灵漫画的第一人。他的喜多郎系列风靡一时,与喜多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品和衣服遍地开花,他被称为日本国民的三大动漫偶像之一。之后,恐怖漫画非常受欢迎,许多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相继出现。比如被誉为恐怖漫画女王的犬木加奈子,以儿童世界为舞台,创作了一系列以民间传说、童话故事、都市故事为题材的恐怖作品。人们评价她的漫画“有趣、可爱、可怕”,许多日本人沉迷其中。近年来,宫崎骏其人动画将日本怪物文化热推向了世界。
70%的怪物原型来自国外。
日本民间传说的创始人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两面性,善与恶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恨魂,如果供奉得当,也能成为保护者。西方的妖怪,善恶分明。所以在西方人眼里,日本妖怪总是充满神秘。近年来,日本的怪兽形象要么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的效果,要么以可爱的小精灵形象讨喜,可以说走了两个极端。
据说70%的妖怪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是日本妖怪。比如天狗,本来就是中国《山海经》里的狗怪。传到日本后,逐渐与佛教中的天魔、神道教中的山神结合,成为现代形象。春分“撒豆驱鬼”的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恶妻被称为“鬼婚”
日语中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比如传说中的河童爱吃黄瓜,所以紫菜卷黄瓜这道菜就叫“河童卷”;特别凶的恶老婆叫“鬼婚”;说人生有狗鼻子,是批评人的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那就是英雄也怕病;“把鬼蘸醋吃”无所畏惧。
一向以严肃刻板著称的日本人,把妖怪作为专门的课题来研究。被称为“怪兽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收集了1.6万条关于怪兽的谣言,历时6年,做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进行研究。现在,“怪物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正式成立,并在很多高校开设。不仅日本学生,外国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