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叶居住在扬州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他们也被称为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有八个。他们是、李、李(单鱼)、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王。扬州八怪大多是中下知识阶层。他们有的是被罢官的州县官员,有的是没有取得功名的文士,有的是穷困潦倒,靠画画为生的画家。他们或在扬州长大,或为外省来到这里生活,各自都有坎坷的经历。他们纷纷聚集扬州,在扬州繁荣的书画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书画作品。
扬州八怪是一群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们都知道官场的腐败和富商的敲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差异,结合自身经历,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们常常对受苦的人深表同情,并代表他们发出愤怒的声音。但由于他们受的是封建文化的教育,而当时清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他们的感受和不满无法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篱。其中,官员努力建号,让百姓安居乐业,以维护封建秩序。无心官场,就洁身自好,不合习俗,标榜自己有远大理想。而他们又不可能摆脱对地主、官商的经济依赖,所以往往处于思想矛盾的极度痛苦之中,在犬儒主义之外不得不妥协求生。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燮留下了很多评论,可谓扬州八怪中的思想家。李(鱼旁边的贾丹)在作品中表达了最痛苦、最激烈的矛盾,成为攻击的主要对象。
扬州八怪的艺术观最突出的是重视个性表现。他们崇尚原创风格和“独立”。他们公开宣称自己的作品是为了卖钱谋生,撕破了文人画家曾经把绘画创作视为“高雅事物”的面纱。在作品的题材上,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为主要描写对象,以表现画家的清高、孤傲和庸俗。另一方面,他们还运用象征、比兴、比喻等手法写诗赋诗,赋予其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如李的《风竹图》,以不畏强风的壮竹象征倔强不屈的性格;黄慎的《讨图》和罗聘的《卖牛歌》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细致观察,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在画风上,扬州八怪主要继承了前人绘画中水墨写意的技法,并在水墨上进一步发挥专长,以高度凝练的方式塑造物象,不拘泥于枝叶之形。在笔墨中,他们天马行空,驰骋自如,直抒胸臆。因为他们的作品与当时流行的含蓄淡雅的花鸟画风格相悖,所以经常受到评论家的严厉批评,被称为“怪”。
扬州八怪艺术虽然只流行于当时的扬州及其周边地区,但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水墨写意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翔(1688-1753),又名西塘、坦塘,江苏扬州人。生活用布。晚年右手残疾,经常用左手画画。与石涛、金农、王交朋友。清。李斗《扬州画船记》中说:“石涛去世时,西唐每年春天都要为他扫墓,直到他去世。”他擅长画风景花卉。其山水画取材于洪仁、石涛,小山水画多出自素描。清丽淡雅淡润,自有格局。梅画全是细薄,全是用韵取胜。]还擅长* * *、金农、王的诗开了第一个小画像,就是高翔写的,线描简洁,表现写实。精刻,学程穗。还擅长诗歌,有《西唐诗话》。
金农(1687-1763),本名寿门、四农、金吉,又名董信,又名古柳山民、曲江外氏、西野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生并长期生活在扬州。我这辈子没做过官,被人推荐去做学问,做诗人。进了北京,没试就回来了。好旅行,【脚步半天】。他学识渊博,擅长篆刻和鉴别,擅长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和山水。你莫箐梅梅花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它的灵感也来自古拙的金石学,风格古朴而简单。但是许多作品都是罗聘代笔的。他还善于吟诵,“每一幅画完成,必有题字,他还擅长书法和篆刻。”书法取自天发秦深碑、郭珊碑、古浪碑。写隶书简单,楷书自创风格,所谓[漆书]。篆刻在秦汉时期就有了。他的诗集有《董欣先生集》、《董欣先生杂集》,书画题跋有竹画题跋、梅画题跋、马画题跋、自画题跋、杂画题跋等。
黄慎(仍健在1687-1770),字公茂,公茂,公寿,居庄,福建宁化人。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努力学习。因为家里困难,就住在小庙。【书是画,夜无蜡。我在佛寺明亮的灯光下看书。他擅长画数字。早年师从官方周朝,多作工笔。后来受到唐代书法家怀素原作的启发,用狂放的笔法作画,成为大写意。大多以历史神话故事、佛像、文人生活为题材,也画流浪汉、追踪者、渔夫等。,而且衣服的线条五花八门,兔子往往少之又少,就是能形神兼备。他还擅长画山水、花鸟。黄慎草书,怀素笔法,用笔干劲,上下勾连,喜欢搞鬼,很多人难以辨认。他的诗被同乡洪磊收集,编入《交湖诗集》。
郑燮(1693-1765),江苏板桥人,科举康熙状元,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山东范县、威县的官员,有一种政治声音【求救济20岁挨饿的百姓,做大官,然后求生病。他做官前后,一直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他擅长画兰花、竹子、石头、松树、菊花等。,但他画兰花画了50多年,取得了最杰出的成果。取徐渭、石涛、中共八大之法,自成一法,身材苗条,作风硬朗。书法,用中国的八分混合成草书,自称[六书半]。书法笔融入绘画中。主张继承传统[学七而弃三],[不拘古法],注重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画前不设格,画后不留格】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歌真挚有趣,深受人民喜爱。还能治印度,【近闻河】。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的印本等。
王(1686-1759),本名赤林,别名外氏,暮春老人,原籍安徽歙县,居扬州以卖画为生。花草,随意用笔,绚丽多彩。尤擅画梅,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梅花以梅密枝繁著称,淡雅秀丽,金农说;画梅的妙处在于广陵得二友,王超林画枝繁,高希堂画枝疏。(画梅题词)但从他画梅子的作品来看,并不都是枝繁叶茂,但往往会变细。不管多简单,多复杂,你都有时间包起香氛,享受雪和山。五十四岁时,他左眼失明,但仍能画梅花。【作品展示时妙不可言】,题词写着【左盲】、【还留一只眼看梅花】。六十七岁,双目失明,却还能写野草字,讲究所谓“眼瞎,心不瞎”。好诗,《巢林诗选》作者。
罗聘(1733-1799),本名敦夫,凉风寺、花寺僧人。祖籍安徽歙县,曾住蔡一街托米巷,自称[曹铸石林]。他是金农的弟子。我这辈子没当过官,所以很好旅行。工、佛、山水、花、果、竹,既继承模仿,又不拘泥于模仿,风格独特。作品中有很多人脸,尤其是鬼画符。《鬼滑稽图卷》是他的代表作。画家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诡异诡异的鬼世界来讽刺社会现实,是古代杰出的漫画。袁枚、姚鼐、钱大昕、翁方纲等都为此题诗。他还会写诗,包括《叶翔曹唐吉》。其妻,其子,云雍皆善画梅子,被称为罗派。
李姗(1686-1762),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晋升,五十三年,绘画被称为朝廷的祭品。因为不想被【正统派】的画风束缚,所以被排挤。乾隆三年,被选为山东藤县知府。后【两革一贬官】到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密切,所以郑有“扬州卖画,与李白头”之说。早年师从同乡魏画山水,一路承袭黄。拜朝廷时,师从蒋庭学画,画功甚大。后来,他向指画大师高求教,提倡写意。在扬州,他受到石涛笔法的启发,于是用碎笔泼墨作画,画风大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墨交融成奇趣”。他喜欢在画上作长篇题跋,字迹参差不齐,使画面非常丰富。他的作品对晚清花鸟画影响很大。
李(1695-1755),本名清江,又名、一白山、一元,借景园主人,江苏南通人。雍正八年,出任山东兰山(今临沂)知府。他的老板因犯罪被捕入狱。乾隆元年,他被释放,官复原职。后来在安徽潜山、合肥仁智县,仍因无能被罢官。当官,有政之利,有民之德。去了官邸后,在南京借了一个园子,经常到扬州卖画。擅长画松、竹、兰、菊、梅、杂花虫鱼,也擅长画人物和山水,尤以梅子为佳。作品天马行空,笔墨饱满,粗枝大叶,不拘小节,意在常春藤、柏杨、朱涵之间。梅画以细硬、老茎新枝著称,侧面呈弧形。“梅花意味着”印在用户的房间里,著名的题诗石梅有句“失意不怪”。我也喜欢在大风中画松竹。作品《施能》,后人编《梅花居诗》,仅有26首,多散见于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