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认为,导致高尔基“拥护斯大林制度”的,绝不是“促使他反对十月革命”的因素,甚至不是使他成为“无产阶级的海燕”的因素。(《不合时宜的思想》中译本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版。封底上有一段编者按:“高尔基是一片森林,那里有树,有灌木,有花,有野兽,但现在我们对高尔基的了解只是在这片森林中寻找蘑菇。”
问题是这个“蘑菇”是从哪里长出来的?是在结实的“树上”还是在烂木头里?
从“不和”变成“认同”的人,除了同情革命,后来为了同路人的理想而原谅革命的,还有其他类型。比如,站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立场上,有人认为不管用什么“主义”和手段,让俄罗斯强大起来,打败敌人就好。二战期间,白俄罗斯有很多这样的人。当时就连当年的白军总司令德尼金也向斯大林低头,自告奋勇抵抗德国。
还有一些是出于类似“和平演变”和“曲线转型”的动机,比较典型的是以前宪政民主人士H.B. Ustryalov为代表的“路标转换派”。就像斯托雷平的改革让很多沙皇当局的反对者认为外部的反抗不如内部的推动,于是他们出版了路牌集,宣布改弦更张,与当局和解。1921年,苏联政府放弃了“战时* * *生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自由化,这也使得一些政权的反对者产生了将外部抵抗转变为内部推动的想法,因此在白俄罗斯侨民中,其中,Ustryalov等人于1935年回国在斯大林手下服役,完成了另一个“从不和到认同”的过程。
高尔基的课程显然与这些人不同。他的“转型”既不是出于“同路人理想”,也不是出于民族主义或“路标转型”意识,那么到底是什么呢?习惯于从形而上的角度寻找“动机”的研究者,至今未能给出可信的解释。
简单的事实
但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陷在形而上的层面呢?在没有新的证据支持这些形而上的“动机理论”之前,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也许事情没有那么复杂?或许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比学者更能理解这一切?也许我们的大作家并不是整天生活在形而上的世界里,但他也有形而上的考量?也许从郭文到阿q的转变并没有那么不可思议,但未必比《从到郭文》或《从阿q到赵爷爷》更“思想史”或更“学术”?也许高尔基的转化机制不是思想问题,更大程度上是性格问题?
其实不是“可能”。早在高尔基还是一个“时代错误者”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给前妻的信中透露了自己的难处:他“厌倦了没有实际作用的书面抗议”。高尔基不是鲁迅,不会沉溺于“绝望的抗战”;知其然,何以为之;悲剧难演,喜剧呢?考虑到“实际效果”,高尔基不得不“适时”。当然,也许他不想“符合”到那种程度,但这不是他能决定的!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斯大林在杀死党内反对派(或“反对派嫌疑人”)之前,曾在“同路人”身上反复试验。从沙赫特案到工业党、工人农民党、孟什维克联盟局等地下党派的牢狱之灾,同路人早就胆战心惊,更不用说“时代错误”了。高尔基此时回国,未必纯粹是“思想史上的原因”,但既然回来了,以他当年的身份和表现,能不“符合”到最大限度吗?
当然,这样的解释容易引来一片非议:一个伟大的作家会如此屈服于权力吗?看看他面对沙皇专制时有多正义!但关于这一点,索尔仁尼琴已经在他的著作中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那种专制与“古拉格”相比,实在是太幼稚了!在小儿科被检验过的人格现在被扭曲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果《不合时宜的想法》这本书给人太多的感慨。这本书无疑丰富了高尔基作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的形象,但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个性的漫画。没有这些思想,高尔基从“海燕”到“红色文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纯粹的左翼作家,就像一个“怀恨在心的老贫农”。他虽然不高深,但多少有些可爱,单纯,天真。知道这些想法后,人们不禁惊叹:我们有必要严肃地反对“左”吗?这些人过去什么都知道,但是我们这些傻瓜看起来是如此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