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讲究形式美、内容性和制作技术,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再到新古典主义,传统的形式与技法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印象派把画家带到了室外,开始追求外光的色彩,但他们仍没有摆脱客观对他们的束缚,直到后印象的产生,画家的主观意识从画面中被强调出来。
后印象作为现代主义的开端对传统置疑并反叛,后来的立体主义、野兽派、抽象表现主义则来得更为尖锐。而后现代则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这其中出现了从波谱艺术到概念艺术的诸多流派,这些流派的***性就是反对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反对现代主义向纯粹抽象艺术的演变。
现代主义反叛了传统,后现代又反叛了现代主义,传统与后现代则成为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关系,那是不是后现代回归了传统了呢?显然不是,后现代有表面上的回归,但实际上它离传统更远了。现代主义在形式审美和内容上摈弃了传统,但并没有离开传统的艺术媒介。而后现代则在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形式。
以波谱艺术为例,艺术家们彻底放弃了传统的架上绘画和雕塑,他们直接将一些现成品如工业产品、摄影、印刷品作为他们的表现形式。这实际上早在达达运动中就已初露端倪,达达领袖杜尚就曾用一个签了名的小便池作为他的作品。这些都被称作现成品艺术。与达达不同,波谱带有浓郁的后工业色彩,这源于二战后人们对于工业文明的怀疑。波谱艺术最易令人心生疑窦的一个方面在于它表现所呈现出来的冷漠,一种对它所试图表现的主体对象的毫无立场的态度,这样它的被解读空间也就变大了,它有着后现代的普遍特征——“现实即为表现的”,它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提炼生活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追求,而是直接利用以有的元素进行组合和再加工。另外,波谱(POP)即通俗艺术(Popular art),它描写的消费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心理状态,一切大众的艺术都是他们取材的范围,流行的海报、流行音乐、电视、漫画等等。在这种流行文化下必然会伴随着一种低俗、拙劣。而从这个角度说传统艺术则保持着较为严谨的学院派作风,也可以说是“精致艺术”,这是为贵族阶层观众所发展出的精英般的艺术形式,需要有教育的背景才足以了解。
传统艺术的高雅形式在后现代时期被彻底摈弃,但传统的很多精神在现代主义里得到延续并成了中产阶级文化的主流,但现代主义的理想化艺术、纯粹的艺术使得它与商业隔离,难以销售。相反的,通俗文化是由商业上的成败来界定。
而传统与后现代的抗争在上世纪上半叶达到高潮,到现在已渐渐演变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斗争了,但与其说是斗争不如说是和解,它们之间的界限渐渐模糊不清了,就像一首乔治·戈什温的歌曲,一部沃尔特·迪斯尼的动画片,一张诺曼·罗克威尔的油画,一场百老汇的音乐剧,一部查理·卓别林的电影,每个人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