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篇文章以前无名大足网友把它贴到自由漫画联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事隔几个月,漫画家廖冰兄说:〝中国漫画死了!〞倒是给了漫画人当头棒喝,看来革命光有两把菜刀是不行的!
先来看看其他艺术。中国的京剧做为国剧曾经显赫一时,但现在呢?国家其实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最好笑的是有人提出京剧不能发展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培养出观众群,大家对这种艺术不熟悉,要从小抓起。一门艺术都到了观众群得非自发性的从小去培养的地步了,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说,还有救吗?艺术是得靠传承,但必须是艺术对人们内心的感召。艺术需要土壤,土壤都没了你种子往哪撒呢?
第二类就是相声艺术,你说他还存在吗?是的,是还在,不过也到了回光返照的时候了。相声艺术家姜昆不是说过:现在不太好讽刺了,能讽刺的也都讽刺过了,而相声的魅力所在其实就是讽刺。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相声演员,下海的下海,卖牛的卖牛。好不容易出了个奇志大兵,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于传统,但大家想象得出,这种我个人称之为“迷踪派”的相声,能与所谓的“传统相声”相融吗?还在我迟疑时,这对搭档却分道了。相声还是要保住的,因为他还有些价值,那就是他还能歌颂!
担心理由之一:北大怪才余杰在一篇《玩文丧志》中说:中国人的拉面功夫实在了得,明明就那么一团面,硬是被腾挪得眼花潦乱,花样百出!这段论述用在中国现在的讽刺漫画现状上是恰当得不能再恰当了!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创新和不可重复性,而我们只要比较一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和现在的讽刺漫画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漫画所讽刺的内容几乎没有变什么,有这么几类:乱收费,机构臃肿,贪污受陏,环保,汹酒,偷井盖,等等。不知道漫画家哪练就的本事,硬是就凭这些个内容花样翻新的一画几十年,乐此不彼。我们这些业余起家的漫画家们呀,我们的余粮还有多少呢!
担心理由之二:我们国家的从事艺术的人才要想跳出来,你得想法进入相应的圈,单靠作品也能出来,但可能得晚一二十年,现在的社会的节奏有几个二十年给你玩?问题就出在这个圈!圈内的人悠然自得,圈外的人人头攒动,圈外的人心里一边叫骂着里面的人占坑不拉屎,一边却还得投怀送抱。有一部分人则无奈的选择了所谓“朋克”“先锋”和“实验”这样看起来好象是多元化发展了,但深层次的是:传统的圈内后续乏人,垂垂老矣,从不自我批评的骂道“现在的人唯利趋之,越来越没奉献精神了!”圈外人则另辟悉径,越走越远了,正因为这样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成,方唐,小丁,詹同吗?我们还会有受人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讽刺大家吗?我们漫画家身上还能流多久正义,反判的热血呢?漫画界不要不好意思而回避这个问题,画讽刺漫画的人很清楚,要想画讽刺画有多难,而这个“难”有时候不是来自漫画家自身而是有太多的原因!这些太多的因素使得很多漫画人才望而却步,或转向其他。谁会说这些因素不会成为讽刺漫画的掘墓人呢?
担心理由之三:我们的受众群是很有意思的,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忙人,这类人太忙了,生活节奏太紧张,有点空也只想看点轻松的,时尚的或搞笑的漫画,有时也对讽刺的感兴趣,但也只是看一些用时尚包装起来的有些变态和扭曲的漫画,诸如<双响炮>。那么讽刺与忙人无缘了。那么闲人呢?闲人一般对吃,玩是很讲究的,至于什么讽刺漫画干他鸟事呀,有空他不得搓麻不是!好了,闲人也与之无缘了。
从内容到作者,从作者到读者都在泥失流,我一度狂迷的讽刺漫画呀,你还能走多远呢?我听到有人在叫嚷“现在画讽刺漫画的不是越来越多了吗?”你也不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如果不是那些大量的工资少,又没别的赚钱本事,盯着这点时有时无的稿费的人撑着,你说谁画这破玩意儿!当然喽,马王堆女尸你说她还存在,那是可以肯定的了,但她的生命意义早己终结了
讽刺漫画,走好,请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