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提到“爱”会让大部分男人和少数女人感到厌烦,但爱确实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经历,哲学上称之为原始体验。如果有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原始体验,那的确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爱情”,并不是因为某些少女漫画中的“麻雀变凤凰”而被称为“白日梦”,也不是因为某些少年漫画中的“美女环绕”而被称为“桃花运”,而是指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爱情”。
从哲学上讲,爱情可以分为两类:“erō s not s”(对团结的渴望)和“philia”(对友谊的爱)。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哲学的中心话题。因为爱情的结构和现象非常复杂,几乎不可能用其他的词语准确表达。爱往往包含着与所爱的对象合而为一的欲望,也就是说,爱是一体的,必然包含着统一与结合的过程。但事物是一体两面,“合”同时意味着“分”。古希腊哲学家、诗人恩培多库勒说:“爱总是和它所爱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而融合的开始,也就是分离的开始,就是内科斯和埃奇索斯所主宰的阶段的开始。”和宇宙万物一样,爱与恨交替出现,人类的情感场是它们运动的舞台。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缝隙的楔子》,我们会突然意识到雅森和里基之间奇怪甚至怪诞的关系的原因。
Iason对Riki不可抗拒的独占欲望导致对阻碍他的对手产生敌意,这是他迫害Riki的伙伴的最大原因(还有一个次要原因是切断Riki与无家可归者的联系,让他除了自己无处可回)。爱情本身就是美德,却挑起了美德与美德的斗争。“排他性”的本质是“恶”,但为了得到爱情,我们不得不去抗争,所以爱情既有统一性,也有排他性。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主张,近乎疯狂。柏拉图称之为“灵魂在神的支配下的狂热”。被爱的力量支配的行为,往往是违背规范的,但一般和病态的疯子是不一样的。日本著名美学家今户信义说:“如果我们可以称爱情为伟大道德的殉道者,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爱情是没有野心的暴政的动机。”Iason对Riki的辱骂行为(精神上多于肉体上,比如侮辱他的自尊心)就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在原始时代,还是在当今世界,爱情从来不以法律为前提。它有力量影响法律的制定和破坏,无数的爱情悲剧由此产生,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我喜欢《红字》、《神曲》、《《荆棘鸟》》等。).Iason打破了Tanagra的既定规则,把Riki当宠物,充分证明了这个说法。
在日本传统美学思想中,爱这个词意味着可爱和依恋。有时也用作“仁”、“善”。“爱”指的是对最重要的东西的仰慕和向往(难怪CLAMP总是写着“最重要的人”)。按照这种日本人的逻辑,雅森对待理姬,应该不仅包括“独欲”,还包括“善良”。所以当他看到Riki正在窒息上层社会的生活时,虽然不希望Riki离开他,还是安排Riki出去工作(不过反正他有追踪器,可以随时知道Riki的位置,真是狡猾~狡猾~)。当时有一张音乐CD叫《同情》。
相比雅森,Riki显得被动和不甘。但仔细研究后,我发现他其实陷入了一种“恋爱”的状态(至少后期是这样)。人们常常会被身体的美所感动和动摇,而颤抖和担忧。这种情感是典型的恋爱情感。这也是为什么Riki对着Iason咬牙切齿的喊着“我迟早要杀了你”,但同时又无法抗拒Iason的所作所为。
“菲莉亚”的爱情在《房间》中表现得并不多。也许只有Riki和Guy的关系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菲利亚”。如果要再找,雅森和拉乌尔的友谊可以算是“菲丽娅”了。
在遇到Iason之前,Riki和Guy保持着“erō s not s”的爱情。当他离开雅森回到贫民窟时,他和盖伊的关系变成了“菲利娅”式的爱情。可能guy并不想接受这种转变,但是后来他想通了,说:“你做不了我的Riki也没关系,但是千万不要做那个Guy!”。此时的他对Riki已经没有了欲望,把感情升华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喜欢他,因为他对Riki做的太过分了!)。
爱情常常在幻灭和梦想中挣扎。这就像一场梦。它总是期待与真善美融为一体,但这是一种永久的奢望,含有悲剧色彩。真爱往往导致爱情死亡和悲剧结局。这个时候,影响我们内心的并不是简单的死亡的结束,而是我们意识到爱情的结构决定了它必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动物界尤为明显,雄性往往在与雌性交配后被吃掉)。所以,雅森和里基的肉体毁灭,成就了精神上的永恒。
最后一点,对于“爱”来说,“平等”是非常重要的。Riki和Iason的地位不对等,决定了他们无法敞开心扉,毫无拘束的在一起。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发现真正的平等。这可以用人的平等现象来解释:第一,其实人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他人的存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二,其实人都是要死的,只要是人,都是非绝对的存在;第三,人不能靠自己,必须通过爱和互补来存在。总的来说就是:第一,人在“存在”上是平等的;第二,人在“死”中是平等的;第三,人在“需求”上是平等的。这三点指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