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为主题的手抄报参考设计图02
以地理为主题的手抄报参考设计图片0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图例和注释: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2方向:用于识别方向;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向由(南北)纬度(东西)网决定。③比例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表现形式:a .数字b .文字c .线段。性质:分母大,规模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二、地形图的解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上某个地方海拔以上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度(绝对高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将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在地图上连成线,称为等深线。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细,斜率越慢。五种不同形态的山:峰、脊、谷、鞍、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彩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的各种起伏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在地形图上,海拔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山高原,白色代表冰川。
4.地形特征: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征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峭。山和丘陵的相同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比较高,海拔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而丘陵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内。盆地周围多为山地或高原,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平缓,水深不到200米。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水深急剧增加到几公里的陡坡。大洋中脊:海底在海洋中诞生的地方,这里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底最深的部分。最大水深可达1万米以上。
第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只有学以致用,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