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经典笑话大全 - 为什么粪便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为什么粪便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分类:教育/科学> & gt科学与技术

分析:

粪便的成分是3/4水,1/4固体。30%的固体是死细菌,10% ~ 20%是脂肪,2% ~ 3%是蛋白质,10% ~ 20%是无机盐,30%是未消化的残余食物和消化液中的固体成分如脱落的上皮细胞。粪便的黄色是由胆红衍生物形成的:粪胆色素和尿胆色素。气味是由细菌作用的产物引起的,主要是吲哚、粪便气味、硫醇和硫氢化物。通常,人每天排泄的粪便约为0.5公斤;尿量约为1500ml,其中含有肾脏从血浆中清除的各种物质。正常的尿液成分为(g/L):钠3,钾0.19,镁0.36,氯4.69,碳酸盐0.84,磷酸盐5,尿素18,肌酐65438+。这些说明粪便具有相当的腐蚀性,尤其是糖酵解后,会产生酸、氨等。,这就决定了卫生间建设应该用陶瓷代替金属。通风和密封也是马桶的重要要求。厕所是社会尤其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人们甚至把它作为衡量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厕所是用来排泄粪便的,其设备要适应其化学成分,同时也要有民族和时代的特色。

马桶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猫、狗等动物,甚至猪、牛,出生后很快就会养成集中排泄的习惯,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方面表现并不好。婴儿要穿尿布,要仔细训练他们使用便盆。为什么?这是因为粪便是动物之间的交流信号,是食肉动物捕食的线索。地面动物为了生存,不能随意排泄,作为一种遗传习惯,被编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形成了排泄粪便,堆积如山的好习惯。但是对于鸟类和类人猿来说,粪便落在地上就不用担心天敌的攻击,所以即使是今天,猴子也不会使用厕所。起初,人类祖先还保留着爬树和随意排泄粪便的坏习惯。直到今天,婴儿必须接受大量的训练。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地面动物成堆排放粪便以避免被食肉猛兽攻击的行为习惯,并付诸实践。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先进厕所遍布世界各地。

粪肥利用潜力不容小觑,主要用作肥料。农家肥对改善土壤质地意义重大。日本一度流行一种现代主义观点,认为只有化肥才是好的,人和动物粪便的作用被轻视或贬低,受到科学界的批评。粪便作为一种有机原料,仍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粪便中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不下20种;至于无机盐,仔细检测可能包含地球上所有的元素;尿素和肌酐可直接提取为化学或生化原料;从尿液中提取干扰素和生长素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虽然在这些废渣的利用中通常不需要彻底了解每一种成分,但随着其利用水平和加工精度的提高,对其更有用成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例如,在未来的大型星际载人航行中,人类排泄物的利用需要对其成分进行全面分析,这必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