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河南省诗词协会会长马新潮就网友恶搞杜甫画像一事发表声明,称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绝对不允许诋毁杜甫形象。马新潮说,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低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大河网讯“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绝不允许诋毁杜甫的形象。”河南省诗词协会会长马新潮接受采访时说。
杜甫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我们应该尊敬和钦佩他。现在是娱乐的时代,网友们涂鸦诗人杜甫的画像可能无伤大雅。如果网友恶搞他,是非常不合适的。
他说,杜甫是1300年来为数不多的为底层人民摇旗呐喊的大诗人。比如他的经典诗句“朱门酒臭,路上尸骨冻死”“人间欢乐”,都是为底层人民呐喊,他的诗最能代表底层人民的心声。他不仅是1300年间最负盛名的诗人,也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诗人之一。
“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的形象,说明他无知、浅薄、庸俗。”马新潮说,我们绝不允许杜甫的形象被破坏。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和精神之光。我们应该尊重杜甫,推崇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
反对恶搞杜甫——假正经伤不起。
嘟嘟恶搞杜甫,他也会觉得好笑。
诗圣杜甫最近在网上红了。有人在课本上涂鸦插画,发布到网上,引发了以“杜甫很忙”为主题的恶搞风潮。但这引来了批评,认为恶搞杜甫是无知、浅薄、庸俗的表现,反映了当下不尊重的人文困惑。恶搞文化应该有国家底线,但恶搞其实不能抹黑杜甫的形象。很明显,这样上线太刺激了。
河南省诗词协会会长马新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恶搞文化不能没有国家底线。这听起来更像是中国特色的刻意禁忌。古代人们讲究“讳敬、讳亲、讳贤”,连这些人的名字都不提,所以有“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因为州官叫天等。
但是,掌握公权力的官员和能够掌控更多资源的公众人物,要做好被公众取笑的心理准备。但在我们的社会观念中,这种观念恰恰是颠倒的,可以为普通人做一切丑恶的事情,但官员们却连说都不敢避而不谈。
恶搞杜甫要有“国家底线”,就是这种心态的延续。人们总是认为著名的诗人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怀。殊不知正是这种内外之别,使人被分为三类,这给了人们对官员和名人无可辩驳的天然理由,也给了被定罪言词更为正当的认可环境。
马新潮认为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民族精神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词,但很难说是什么。民族精神之光的说法令人费解。在什么是杜甫精神,什么是民族精神都没有搞清楚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一种民族精神的光芒,这是他高度偏爱和爱总结的典型表现。他总认为一切都要上升到民族国家的高度才是高尚的,总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独占提取他的精神。
和所谓杜甫精神挂钩的,应该是杜甫写的诗。如果说为底层人民鼓与呼是杜甫的精神,那么杜甫的形象应该是一个敢于批判时代弊端的演说家。诋毁这个形象,涂鸦是达不到这种神奇效果的。
“杜甫很忙”系列图片的来源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杜甫插画,只是学生的涂鸦,可以看作是课后无聊的一点姿态,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古代诗词缺乏兴趣。就算传到网上引起围观,从而掀起恶搞杜甫的浪潮,也没必要进行网上解读。
认为恶搞杜甫无知、浅薄、庸俗,是一种假装有正义感而没有幽默感的病。认为只有背杜甫的诗才是正经事,其他一切无关的举动都是不尊重。这种与生俱来的尊重充满了虚假的做作,尊重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尊重和的诗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为考试而赋。涂鸦恶搞杜甫到处都是,未必是居心叵测。这一切不过是恶搞大潮中的一个小浪花,不必放大来痛心疾首。
真正对恶搞杜甫不满的人,没必要这么担心。恶搞这种事来的快去的也快,主角多变。之前恶搞杜甫,也恶搞过李白,关汉卿,辛弃疾,也没看到这些人的形象,所以变得有多丑。恶搞杜甫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更直接的原因可能只是,课本上那种45度角悲伤仰视的杜甫插画更百搭,涂鸦什么都像。
恶搞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也是一种寄生文化,离不开一些流行经典的“主持人”。只是这个层面的再创造。就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国内首创的恶搞,它的传播效果只对看过《无极》的人起作用,最流行的时候也只是《无极》上映后的一段时间。所以注定恶搞不会持续太久,网友们会有一个暂时的乐趣。
怀旧的网友认为涂鸦恶搞杜甫是对传统文化的侮辱,可见当下人文的迷茫。目前可能真的存在人文困惑,但恶搞杜甫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杜甫只是一个诗人。人们是否读过他的诗,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人文素养的标准。但仅仅是杜甫在涂鸦课本上的插图并不具有侮辱性,并不能真正反映人们对杜甫的认识。
理解杜甫也是受诗和人的影响。先是被他的诗感动,再是被他的感情感动。这一点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在杜甫的诗《茅屋被秋风吹破(微博)》。“在安德鲁的豪宅和一千万个房间之间,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都在微笑!风雨平静如山。喔!突然看到眼前这房子,我一个人就冻死了!”这成为杜甫在底层背书的名句,他的悲悯情怀感动了很多人。所以,不必再听杜甫形象因为恶搞而被诋毁,进而侮辱传统文化的论调。地位和形象不是几个涂鸦就能撼动的。
相反,涂鸦恶搞营造出的“杜甫很忙”的假象,或许会成为进一步普及杜甫的契机,提供一个弥补人文困惑的契机。要知道,在网络媒体造就的浅阅读时代,现在还在读诗、背诗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大多对杜甫知之甚少,几乎都来自中学时学过的几首诗。
这时候涂鸦杜甫出现了,让很多人回想起插画页里的“上山”:“树叶像瀑布的水花一样往下掉,而我看着长河总是滚滚向前”。不管施暴者的原因是什么,其实都有可能产生新的效果。我们也必须正视杜甫诗歌内容悲凉、诗风沉郁的现象,中学时代熟悉的诗歌,未必能真正理解。诸如“我走的时候,你还是未婚而现在这些少男少女在一排”这样的生活变化,可能会让重读杜甫诗歌的中年读者感觉和学生时代完全不同。
喜欢古代文学的网友在回复中认为,用芙蓉姐姐、凤姐这样的人物来娱乐大众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热衷于这种炒作。你越是恶搞她,她就越开心。但恶搞古代著名诗人,无异于恶搞先人,实在是不尊重。
这个逻辑隐藏了这两个比较。一种是人分群,有的人可以恶搞,有的人不行;另一种是以比今天更多的尊重和包容来对待古人。但是,这其实混淆了恶搞能不能做的问题。芙蓉和凤姐愿意被恶搞甚至窃喜。人们反感这种恶搞被利用,成为制造人气的推手。但对现代人恶搞元素的厌恶,并不反过来证明杜甫不能被恶搞,对人的品行不端的评价也会是错误的。既然现代人能做到,为什么古人做不到?
一般人对杜甫的印象就是又穷又苦,这也是他恶搞杜甫,嫁接那么多现代形象的原因,与古代人物完全格格不入,破坏了杜甫本来的形象。但历史上真实的杜甫并没有想象中的清苦。杜甫是一个衙内,母亲来自唐朝贵族世家清河崔氏,他的许多亲戚和妻子都是官宦家庭。杜家有很多产业。国家和平时期,杜家靠收房租生活,根本不成问题。
嘲讽杜甫,虽然没有纠正人物本来的形象,但至少冲击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所以杜甫还能这样“操”?其实杜甫很“投入”。河南省杜甫研究会副主席程涛光说,历史上的杜甫有一种自我戏谑和调侃的精神。比如杜甫回忆童年的诗:我记得我十五岁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健康得像头黄牛犊。梨子枣子八月熟庭前,树日可归千回.....一个老顽童的形象顿时浮现在眼前。
美国总统奥巴马亲吻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的照片曾是一家意大利服装公司的海报。以“消除仇恨”为主题的海报还涉及了德、法、美多国政要。恶搞成分相当明显,查韦斯看完也觉得照片很“有创意”。在许多国家,取笑国家领导人是很常见的。没有人会为此大惊小怪,当然也不会因此被捕入狱。恶搞的底线是法律法规。只要不违反,不逾越,恶搞本身就是无辜的。只要不违法,恶搞公众人物也是允许的。杜甫作为古代文化名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甚至他的后代也隔了几十代,所以肖像权已经不受保护,所以对杜甫的恶搞不涉及肖像侵权。
那些还在悲痛中的人,买一份《人民日报》来看看。3月27日,有一篇文章叫《杜公佑的精神应该是微笑的》。
结论:那些仍然为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感到悲伤的人,可能会通过买一份《人民日报》找到一些安慰。不巧的是,3月27日,本报有一篇文章《杜工友笑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叫大人们把杜甫当成他们说话的工具,把他们弄得像纸一样薄呢?
杜红有应笑。
年轻的流氓闲涂抹,公众的解决方案H胜沙鸥!
石智勇
杜甫最近很忙。姜中学课本中的《杜甫像》被各种涂鸦涂鸦后上传到网上,引发热议。某民间组织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绝不允许我们诋毁杜甫的形象。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他的形象,说明他无知、浅薄、庸俗。
在网上找了相关的涂鸦照片,涂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大吃一惊:一张杜甫的横狙击枪的图片,他刚刚拍完,表情很“酷”;一幅杜甫横抱着一把吉他,凝视远方,仿佛在忘我地歌唱;一张图是杜甫打扮成时尚青年,嘴里叼着烟,胯下骑着q版滑板车...恶搞的杜甫与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慷慨悲叹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忍俊不禁。而且很多收获都改了,和原著很默契,“多加一分,少减一分”很准确。可想而知,涂鸦充满了热情、专注和趣味。
看到这里,我觉得“污蔑”和“丑陋”的说法真的是“炮弹打蚊子”,这些涂鸦顶多是青春叛逆期孩子的调皮和幽默。扪心自问,我们小时候,哪个不是在课本上涂鸦的?教科书中哪些严肃的人物和「反派」没有被「恶搞」?这些顽皮的恶作剧真的是侮辱“民族精神之光”,扭曲“是非”吗?幸好“法不责众”,否则就算很难称之为“罪大恶极”,也该拖下堂屋,再打五十板!
作为成年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或文化从业者,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孩子如此热衷于“涂鸦”?涂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感和心理诉求?我们的文教传播工作中有哪些片面和谬误?能否通过教育沟通方式的调节,积极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需求,让他们被压抑的“力比多”得到升华?
比如,我们的课本和老师把杜甫描述成永远“忧国忧民”、“现实主义”,而不顾他“然而我疯狂地收拾我的书和诗”的气质,“一股冷风从遥远的天空吹来,你在想什么,老朋友?”而向朋友要树苗,他也要被赋予一种诗意的浪漫。“忧国忧民”和“现实主义”当然是杜甫的突出特点,但对这些特点的反复强调导致了杜甫形象的标签化,使得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观察历史人物的视角变得简单而枯燥,伤害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甚至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说白了,孩子们对杜甫的涂鸦,真的不是针对杜甫本人的。他们有意见,但是我们这些教育文化的从业者。谁叫大人们把杜甫当成自己的说话工具,把他们弄得像纸一样薄?
小孩子嬉笑怒骂,大人要在家,知耻而后勇。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如果是这样,杜公的精神也应该是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