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指责新诗忽长忽短,任意断句、分行,甚至因此否定新诗,真是傲慢与偏见!不可否认的,有些新诗之断句、分行太随便,成为败笔。大体而言,认真负责的诗人均注重断句、分行,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在断句、分行时,大多有根据、有理由。据我调查,起码有五个理由:
一、太长的一个句子切割为数句或分成数行。
汪启疆〈接触与互生〉一诗中有些例子,其一如下:
飞机在空中颤摇
用身体和一切去体会那
还在飞的人
闭住眼睫,落下又升起
第二、三行可以连成一行,如此则嫌稍长,因而分成两行。又如余光中〈当我死时〉中之一行: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将一长句断为三句,读时稍作停顿,不致于喘不过气来。请注意,这里所谓的「句」,并非前面所言的「行」。
二、为押韵而断句、分行。
为押韵而断句的现象,在余光中诗中屡见不鲜。如〈当我死时〉首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由于「我」与「河」字口十韵,故余光中在「我」字下加一逗点,读来较具节奏感。不加逗点,固然无妨,但节奏感则较弱。再者,例如罗青〈报仇的手段〉第三招的结尾:
为了杀你
我不惜施展最毒最后的
手段—杀了我自己
因为,这样
你就安了心,就得了意
就不会再时时刻刻
不眠不休的思我
念我……
末三行显然是为了押「e」、「o」韵而分行。再强调一遍,此处所谓「句」与「行」含意不同,有时一行正好是一句,有时一行则由数句组合而成。
三、为了制造视觉效果。
诗人有时想制造视觉上的感受,而刻意将诗特殊分行:
满舱鱼族在浸水中
悄声
欢
跃〈苦苓.渔舟唱〉
欢跃两字当然可合成一行,但诗人苦苓觉得如此则无视觉感受及动感,故安排欢跃两字各占一行,且「欢」字低「跃」字两格,鱼群欢跃的动态于是历历在目。又如杜十三〈鞋子〉一诗中的精彩片段:
颠簸、坎坷、崎岖和蜿蜒
分
头
此诗描述在舞池随音乐而起舞的一些鞋子,这些鞋子也曾随主人南北奔波,诸苦备尝,现在它们在地板上移动位置。这两行即藉句子切割、文字排列来仿真舞池边舞鞋凌乱的实际状况。
四、为了制造时间、节奏感。
时间之流逝有快、慢之异,而节奏也有快、慢之区别,此外有愉快、哀伤之分。巧妙地断句、分行,能表达上述各种不同的时间、节奏感,非马〈老妇〉一诗即是优秀的例证:
沙哑唱片
深深的
纹沟
在额上
一遍又一遍
唱着
我要活
我要活
我要
作者以有纹沟的,声音沙哑的唱片来暗喻老妇,唱片纹路比喻老妇额上的皱纹,唱片沙哑的声音比喻老妇气息奄奄,十分适切有力!第二段倘若处理成两行亦可:
深深的纹沟在额上
一遍又一遍唱着
而作者刻意分成五行,读之予人时间、节奏缓慢之感,让人感受到风烛残年的老妇垂死的挣扎!形式与内容在此搭配得相当完美。
五、为了营造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效果。
此乃诗人断句、分行时最大的理由,也就是说,诗人最常基于此因素而将句子切断或分行。郑愁予〈最后的春闱〉一诗第二段即有此现象:
毕竟是别离的日子,空的酒杯
或已倾出来日的宿题,啊,书生
你第一笔触的轻墨将润出什么?
「空的酒杯」及「书生」分别是「或已倾出来日的宿题」与「你第一笔触的轻墨将润出什么?」的「主语」,这两个「主语」均被孤立于上一行行末。读此段时,会产生中断的现象,但往下读,又马上「连」起来,此即所谓似断非断也。大陆诗人何福仁〈八大山人〉末段有一绝佳的例子:
而我们看画
画也在看我们
不起,如果
我们为了侍奉权贵
多长了一只耳
而且一早就整装上班
八大山人及其画境均与世无争,因此赏画者也应具备出尘、不俗的胸襟,否则不配当观众,否则将被画轻视。这是何福仁所欲表达的意念。第二行只写到「我们」便切断,「不起」另提行。当读者读到「不起」时有惊讶之感,原来第二行加上第三行的「不起」,句意才完整。而当读者读到「不起」两字,也会觉得不通,然后再连接上一行一起阅读,句子才通顺,句意才合理。
诗人将句子切断、分行,不但有其理由,且多半有其目的,一般读者往往误以为断句与分行均是任意、胡乱为之,对诗人实有失公允。其实,古典诗词中亦常存在着与新诗相同的断句现象,例如似断非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及「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亦有一句切断为二的情况,排斥新诗者请重新思考此一现象,此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