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哏就像是在讲笑话,故事的叙述,伏笔,矛盾,高潮确实大部分是由逗哏完成的。捧哏需要把确保观众听懂了这些包袱,比如通过重复笑点,通过“装傻”,通过"吐槽“,不让这些包袱哑了。比如一个脱口秀,演员的段子太高雅,观众没有get到笑点,这不就尴尬了吗。举个例子,”马掉茶碗里淹死了”这个哏,想像一下一个人站在台上跟你讲“我买了匹马,马换了一个蛐蛐,蛐蛐跳茶碗里淹死了”,好笑吗?笑点在于听故事的人一遍遍的去质疑这个故事的主角,然后主角一遍遍的重复是”马掉茶碗里淹死的“,制造出了矛盾。“雨打沙滩万点坑”,笑点在于捧哏一遍遍的吐槽逗哏是“捡枣地”,反复的质问为什么用“万点”,逗哏通过大段的灌口把这段八扇屏带到高潮。从这两段传统相声来看,由于最初的就地表演条件,捧哏和逗哏需要在前期互相调侃,甚至类似吵架拌嘴,来吸引路人的注意。虽然没有捧哏这个角色的单口相声照样精彩,但是能说单口的演员太少了。好的捧哏是可遇不可求。捧哏如果想要说好比逗哏的难,但是二者缺一不可。相声的包袱如果想使响了,铺垫抖翻缝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不成,这需要捧逗之间的默契程度,谁离开谁也不成。当然了,一般的相声演员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无论是捧哏还是逗哏都要从基本功开始练习的,逗哏的演员也得能捧,捧哏的演员也得会逗。只会逗不会捧或者只会捧不会逗那在相声界里面叫作"瘸腿"。当然了,可能有的演员主攻逗哏,有的演员就天生就像捧哏的,可能就主攻捧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会逗不会捧,或者只会捧不会逗。相声这门艺术确实挺邪门儿的,看着挺简单的,但是真要想学好了真的不容易,确实需要天赋,也需要兴趣,还需要后天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