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英歌h
一天晚上手机响了,显示老爸号码。接电话的却是阿姨:“你爸误按了,没事的。”
误按就误按呗,着急忙慌挂电话干嘛?她有点怪异的声音令人生疑:一定有事。
我马上电话小姨,套出了事情原委。我怀疑老爸身体不好,却压根没想到生病的是阿姨。老爸想打电话告诉我,被她抢过去遮掩了。
很快,一个接一个消息从老家飞来:陈旧性脑梗,“三高”一个也不少。最可怕的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测血糖,竟测出32!正常人空腹血糖不超过6.1。
很快,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吃上了、胰岛素打上了,可还是控制不好,真是病来如山倒,并发症逐渐显现:视力模糊、腿脚颤动、四肢无力。接下来病情的发展难以预料。家里连拐杖、轮椅都买来了。
这十多年完全依赖阿姨照顾的老爸真是一筹莫展,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下,他倒变得前所未有地坚强。每次打电话,尽管他一句也听不清我说什么,他还是坚持着反复表达内心的焦虑和希望:“有什么都别有病啊,你们一个个都要注意身体,加强锻练,有不舒服尽早去检查,可别像你阿姨,这才几天时间就这样了啊,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世上有钱买得到任何药,除了后悔药。阿姨也许后悔一直不听劝,我后悔她前些年住我这边时,没有强行将她“绑”去医院。
“绑”不了的原因很简单,她不是我亲妈,她亲儿子都“绑”不了,我能奈何。老爸戏言:“你要能把她劝到医院去,我给你500块钱。”
阿姨今年64岁。据她说,一辈子没进医院看过病、打过针。认识她这十多年,她总是眼皮和腿浮肿、身材日渐臃肿,我怀疑她“三高”,我家楼后就是社区医疗站,免费测血压血糖,无数次苦口婆心劝她去测测,再三做工作带她去医院检查,她就是不去, 总是笑着说:“没事,我年轻时就这样。”
她虽然生性乐观开朗,也有头疼脑热不舒服。但她自己有”秘方“。她常年随身携带“去痛片”,不管哪儿不舒服就吃两片,走路走累了也来两片。为缓解便秘,她常年吃芦荟胶囊。遇到自认为”上火“的时候,她就自己去药店买点去火药吃。但更多的不舒服谁也不知道,她隐瞒不说,怕被带去医院。
长期潜伏的病情发展到走路摔跤、讲话语无伦次时再也瞒不住了,她被儿子送进了医院。即使当着医生的面,她还不肯实话实说,总是轻描淡写。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讳疾忌医案例。理由无非两个,一个是怕生病治病给子女添麻烦,能扛则扛,以为扛扛就好了;另一个理由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是怕打针。可是,不想添麻烦,结果给自己给家人带来的是更多更大的麻烦,怕打针,结果现在开始却要终身每天打上两针胰岛素。
我认识的一位叔叔,也是讳疾忌医的典型,不同的是,他不像阿姨是怕医院怕医生怕打针,他自视身体棒棒哒,不屑和他们打交道,一辈子不体检,坚持不让他们从他身上赚一分钱。结果有一天突发脑梗,检查发现之前已发生过轻微脑梗。脱离危险后,这位叔叔变得特别听医生的话,让吃药就吃药,让打针就打针,365天除节假日几乎天天去医院理疗科报到。
我始终坚信一点,凡事要顺应,不要逆反、硬抗。说句玩笑话:“欠下的总是要还的。”
如果每个人都讳疾忌医,都自己给自己当医生,都不肯让医院赚自己的钱,那还要医生干什么,那医院还不关门?
与讳疾忌医相比,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另一类人恰恰相反,他们杯弓蛇影,一天到晚怀疑自己得了这个病那个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查不出什么结果还心有不甘,怀疑人家没水平:“医生,你再给查查呗,我这么不舒服怎么可能没病?”
我朋友虹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成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这里难受要检查、那里不舒服要化验,“病”多得都不知挂什么科,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绝症。虹实在拿她没办法,索性给她办个住院,在院外租个房子,让她两头奔波,想查啥就查啥吧。
讳疾忌医也好、杯弓蛇影也罢,都是一种极端的对身体不负责任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
我们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善待它,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调理,并留意它发出的一些警号,及时做些相关的化验、检查,对疾病进行一些早期的发现和干预,不能漠然视之,不要等到一发不可收、回天无力。
但我们也不要将心神过于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成天疑神疑鬼。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一些不适和生理机能的退化也是正常的。你看那些树木长得歪歪扭扭的,这里鼓个结那里长个疤,甚至弓腰驼背,但并不影响它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最好的办法还是转移注意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过得充实,自然就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留意每根神经的每次悸动。
归根结底,病在防,不在治。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里提到的“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四个理念。”扁鹊可谓是“治未病”的祖师爷,而蔡桓公应算是讳疾忌医的代表人物吧,其病在皮肤、肌肉、肠胃时,不听扁鹊的劝,等病入骨髓时再找扁鹊,人家早跑秦国躲起来了。
前两年,本地中医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主任是我朋友。我向同事推荐时,同事问我:“你朋友是看胃病的?”
人们习惯了有病才去医院,没病谁去那地方。“治未病”的理念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但还是难以普遍植入人们的大脑。所以,我对朋友“治未病”业务的拓展并不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