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北魏的雍州大守李惠某天审理这样的案子。
有个盐贩子背着一口袋盐到雍州城去卖,半路上遇到一个卖柴的樵夫。走了一段路,他们在一棵大树下一起休息。当他们站起来准备赶路时,却为铺在地上的一张羊皮争执起来。都说是自己的,最后竟打了起来。过路入把他们拉开,叫他们到太守李惠那里去告状。“去就去!”而人面红耳赤地赶到州府。
太守李惠让他们讲讲事情的前因后果。
背盐的抢着说:“这羊皮是我的,我带着它走南闯北贩盐,用了五年了。”
砍柴的也嚷道:“你好不知羞!竟要把我的东西说成是你的!我进山砍柴时总要披着它取暖,背柴的时候总拿它垫在肩上。”
两个人滔滔不绝他讲得头头是道,一时竟不能看出谁真谁假。
李惠对两人说:“你们先到前庭去一下,等一会就有审理结果的。”两人退下大堂后,李惠问左右差役:“如果拷打这张羊皮,能问出它的主人是谁吗?”左右觉得很奇怪,心中暗笑着不回答。李惠吩咐道:“把羊皮放在席子上,打它四十大板!”四十大板打过之后,李惠上前拎起羊皮看了看,说:“它果真吃不住打,已经招供了。”接着又喝道:“传他们上来!”
盐贩子和砍柴的上堂后,李惠说:“羊皮已经招供了,说卖盐的是它的主人。”
砍柴的红着脸说:“大人,羊皮怎么能说话招供?”
李惠指着散落在席上的盐屑说:“那你自己看看吧。”
砍柴的知道无法再蒙骗了,只好认错。
两个背柴和背盐的人为争夺一块羊皮而闹得不可开交。在众人无法定夺的时候,李惠用“拷打”羊皮的方法判定了羊皮的归属。一个聪明机警、阅历丰富、观察细致、断案严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短文采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丰满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