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应科
俗话说,玩物丧志。
玩游戏,有人成了职业玩家,有人成了游戏开发大咖;
玩音乐,有人成了乐队主唱,有人成了词作者或作曲家;
哪怕是玩抖音,都有人玩出花样,玩出新高度,成为月入数万的自媒体达人。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由此看来, 玩物不一定丧志。
丧志者,多半是无志气的人、小志气的人、常立志的人。
玩网络,玩出了马云,玩出了马化腾,玩出了史玉柱,玩出了陈天桥,玩出了剽悍一只猫,没听说谁患上了网瘾,强制戒“毒”。
因为,他们都是有志气的人,他们通过玩(研究),快速发现背后的逻辑,开发产品并实现商业变现。
准确地说,马爸爸没有玩,小马哥没有玩,史玉柱没有玩,陈天桥也没有玩,如果非要说玩的话,他们玩的是商业模式,玩的是人性。
说到玩,近两年来,除了“王者农药”和“吃鸡”,最火爆的莫过于抖音了。
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无数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抖音有毒,不知不觉我竟然刷了一整天。”
打开百度搜索,“别让抖音毁掉你的孩子”、“被抖音毁掉的年轻人”之类的文章多如牛毛。打开微信朋友圈,也被这一话题刷屏了。
不久前,抖音官方首次对外公布自己的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据突破5亿。
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国内第一大社交媒体平台——微博来做个不太贴切的数据对比:2018年微博日活跃用户仅达1.84亿,月活跃4亿。
而 让抖音更具话题性的是,这款软件主要使用人群是年轻人甚至是一线城市白领。
抖音方面称,主力用户群体从早期的18到24岁,上升到了24到30岁用户,该年龄段用户占比目前已经超过40%。
天啊!24岁到30岁,在一线城市,这不就是职场跃迁的关键期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交给一款不那么搞笑的小视频APP或者其他会上瘾的事物?
我想,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 心智不成熟;
尽管很多人已经走向社会,走进职场,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还有自己的进修计划,社交、运动、阅读等等都需要安排好时间,但是对有趣的东西爱不释手,沉迷于虚拟空间。这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二、 缺乏自律;
好玩的东西不忍放手,好吃的东西管不住口。
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不睡觉,该运动时迈不开腿脚。
这些都是缺乏自律的表现。
三、 不会思考,靠喂养;
看电视、看视频、听歌曲、听故事、刷抖音,根本不需要思考,多舒服,多自在!
不像看书,还需要对信息和知识进行解码,要多累人有多累人。
四、 目标迷失,不知道时间用来干什么;
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事业目标,大把的时间不知道用来干嘛。该干的正事提不起兴趣,不如放(放)松(zong)一下。
具体表现,可参考春节期间胡吃海喝,吃完搓麻(jiang),搓完睡觉,醒来接着喝酒砌长城。
如果说春节吃喝玩乐是急性中毒的话,那么长时间沉溺于抖音等搞笑的、容易上瘾的事物,则是慢性自杀!
五、 逃避现实,用片刻的感官刺激与身心愉悦来放(ma)松(bi);
对部分人来讲,职场奋斗是灰色的,无趣的,残酷的,血淋淋的,甚至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快乐的;而网络游戏、抖音、麻将等是可以乐此不疲,三月不知肉味的。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不疯狂枉少年!就是这部分人用来放松,用来麻痹自己的最好的理由!
没有人承认自己逃避现实,也罕有思考人生意义、奋斗意义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成名、成功的人,只占到10%-20%的比例,高达80%的人是活在梦里,活在云里雾里的。
六、 不花钱的娱乐;
抖音是不花钱的娱乐,漫画和网络小说也很容易获得,部分网络游戏也可以免费玩,只要不买装备就可以,这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假如,刷一条抖音视频20元,在网上看一本漫画或网络小说50元,试玩一款网络游戏要1000元,玩家(读者)自然就会减少,毕竟对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刚需。
七、 满足自己的偷窥欲;
偷窥,或者是人深藏于心底的魔鬼吧,几乎每个人都想窥探他人的生活或隐私,甚至是看他人笑话。而有些娱乐,就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让人沉溺其中。
八、 拖延着患者,抽空找找乐子;
拖延症患者,拖延的往往是正事,重要而没那么紧急的事情,不如先抽空找找乐子。于是,见缝插针地利用碎片时间娱乐一把,没成想一玩就收不了手。
九、 其他原因。
比如,做研究,方便开发同类型产品,或者利用平台进行创作,实现商业变现等。恕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