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海宁春节习俗

海宁春节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要“送灶”

在古代,祭灶是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习俗,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据《海宁州志稿》载:“祀灶,每月二十四日,及立夏、冬至,率用饼饵。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各户煮秫黍赤豆饭……谓之‘送灶’。”

这说明在海宁的“过年”习俗中,农历每月二十四日都要祭灶。而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有“送灶”之说,是因为传说在该日,“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因此,家家户户以隆重仪式为之送行,供奉糖年糕、肩舆等食物、物品,祈望“灶王爷”多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送灶”的祭祀形式在《海宁州志稿》中也有记述:“灶糖年糕为供,以篝灯制舆,祀毕,将旧灶模、灶牌,置舆内,焚化于炉,谓之‘送灶’。”“篝灯制舆”就是把旧灯笼罩改成上路用的肩舆,将旧的东西放在里面,然后焚烧给“灶王爷”使用。

“送灶”所用的食物,如糖年糕、赤豆糯米饭、酒酿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赤豆糯米饭,海宁许多家庭都会做,而酒酿则是用糯米酿制,十分香甜。

过年打年糕有讲究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这几天基本都要围绕“过年”做准备了,如做年酒、杀年猪、腌制咸肉、打年糕、发陆笋、干溇捉鱼等,打年糕是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习俗。海宁境内各地的打年糕习俗不太一致,东部、西部都是用石臼打年糕,口感结实细滑,可存放过清明。中部斜桥等地一般都是手打年糕,口感更具乡野风味。打年糕需经过淘米、浸米、碾米、蒸粉、揉粉、印花、晾干、浸缸等一系列过程,其中许多环节令人趣味盎然。如打年糕当日,一家人分工合作齐上阵,家中小孩会在旁嬉戏观看,期待大人给一块香喷喷、热腾腾的“糕头”吃,当然,还可用“糕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模样。

第一块打出来的年糕,必定是元宝形的“年宝”,以示吉庆。打好的年糕摊放在蚕匾中,用箬叶扎成的印子印上红花,这也是家中小孩们最乐意做的事情。晾干年糕必须有技术经验,要用稻草、被单等把摊放年糕的蚕匾盖住,既要保持内部循环通风,又不能透风,以防干裂。年糕的晾干时间也有讲究,太久会发霉,太短则浸入缸中时会起皮。以石臼打制的年糕成形大多为一块大年糕,待冷却后切成数块,其形象比手工年糕稍逊一筹。

大年初一原来称为元旦

春节,清代称元旦、元日、新正、岁朝等,在海宁则俗称“年初一”。《海宁市志》载:“自凌晨至清晨,燃放爆竹,意为开门响亮。如遇单响或哑炮,必须补上一句吉语:单响谓‘一举高升’。哑炮谓‘闷声勿响大发财’。也有的补放一个,则叫‘成双成对’。男子相见作揖,互道‘恭喜发财’等吉语;女子相见万福,互道‘称心如意’。是日有诸多禁忌:不扫地、夜不点灯、不吃汤泡饭、不打骂孩子、不动刀、不倒马桶、不淘米烧饭(只吃隔夜饭)、不倒污水等。旧时尚有‘烧头香’、‘烧十庙香’、‘斋佛’、“吃青果茶’等习俗,今废。”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的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

在年初一,晚辈会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规矩是年初一拜本家、年初二拜岳父母家、年初三拜亲戚。此外,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

最为风雅的“过年”习俗

写春联、贴春联,是最为风雅的“过年”习俗。春联俗称“门对”,也叫“春帖”,其最早形式是桃符,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宋代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并盛行。此后每到过年,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历年来,文化部门都有组织书法家写春联赠送的举动,已成为新的习俗形式。《硖川续志》所谓“写春联,贴壁门”,突出了一个“写”字。其实无需太讲究字的好差,只要在除夕买上红纸、毛笔、墨汁,守岁时一家轮流动手写,才真正体现出祥和喜庆的氛围和意义。

此外,还有贴门神、贴年画、贴福字等习俗。近年来,“福”字倒贴又流行起来,追求新奇,不分场合。虽然在明清时期已有倒贴“福”字的习俗,但就像逢年过节要避免打破碗、杯,一旦掉地上打碎了,须马上讲一句“碎碎(岁岁)平安”一样,是民间一种事后的智慧补救措施(心理安慰),并非本意。如果因为可以讲“碎碎(岁岁)平安”而故意打碎杯子,岂不是令人笑话。倒贴“福”字,就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倒福”与“到福”读音相近,但语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