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相声小段《磨蔓》和《果瞳》,为什么叫《磨蔓》《果瞳》,这是什么意思啊?很奇怪的几个字。

相声小段《磨蔓》和《果瞳》,为什么叫《磨蔓》《果瞳》,这是什么意思啊?很奇怪的几个字。

“磨蔓儿”是个相声垫话小段,它有一个普通的别称叫“姓名学”,蔓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万”。《相声有新人》里有演员解释了,“磨蔓儿”是拿姓氏做笑话的。

“蔓儿”这个说法源自于春典,春典是过去走江湖的艺人所使用的替代说法,通俗点叫“黑话”。江湖分八门,金(算卦)皮(卖野药)彩(变戏法)挂(练把式)评(评书)团(相声)调(行骗)柳(唱鼓曲),这八门最早使用春典。

过去,南春北典,并不能很好地互相沟通,后来经过老艺人们努力,合并成春典,大部分是通用的说法,各门也有各门的说法,乃至于后来的响马、胡子,一切江湖人士都在使用春典,算是一种江湖人与普通大众主动隔离的方式。

果疃(不是瞳)俩字是相声演员对这个段子的称呼,本身是一句春典,“果”就是女性这里指媳妇儿,“疃”就是说话,如果直接翻译就是“媳妇儿说话”。

扩展资料:

活———段子;

一块活———一个段子;

使活———表演段子;

包袱———笑料;

倒口———模拟方言;

下挂———重新整理;

皮厚———不容易懂;

皮薄———容易懂;

码前———快一点;

码后———慢一点;

格念———别说了;

两门抱——相声或者曲艺界而论,相声门有师承,评书、快板、大鼓等其他曲艺形式也有师承,相声演员不但入相声家谱,其他曲艺门类也有入门辈分登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相声术语